更有傳言,靈華君獻上這幅圖的時候就不是在人間和福地了,而是在三十六重天的仙界天庭獻給天帝。
丹鶴道人看著這幅神圖,再次想到了那建木。
「九州徹底化為神州,九州龍脈貫通大地,建木自然也隨之而出現了。」
「傳聞上古有神人斬龍脈隔絕天地,如今神州已現,龍脈已出。」
「這通天地人神的通天建木,凡人仙的大道階梯,也是時候該出現了!」
丹鶴道人恍神的時候,靈華君已經下來了。;
丹鶴道人立刻上前,靈華君在銅盆里洗了洗手,然後問他。
「丹鶴真人此來,所謂何事?」
丹鶴道人也沒有繞彎子,靈華君喜歡學雲中君,而最不喜歡聽的就是人絮絮叨叨。
「貧道此來,是聽聞了建木出世了。」
靈華君立刻扭過頭來,看了這「消息靈通」的道人一眼。
沒有問丹鶴道人這消息是從哪裡來的,只是問對方。
「看來,真人是了心思。」
對于丹鶴道人和金鰲道人一直在尋求仙大道,靈華君當然知曉,甚至於金鰲道人的《化經》也看過。
而對於建木出世的消息,靈華君也的確知道得更多。
甚至於。
;
還知道一些凡人不敢想像,也難以理喻的另一個層面的東西。
靈華君想起了多年曾經聽那大日神宮的兒說起過的一件事,據說其曾在雲中君的仙宮之中,看到了在那三十六重天的天外天,才是雲中君曾經的居所。
在那雲壁山中,甚至看到了那掉落人間的「天宮」。
如今神州重立,龍脈重塑。
而建木也出世了,在靈華君看來,這是雲中君要重新將那天宮升三十六重天外,重走那天帝之路的徵兆。
為此,倍歡喜。
所以當丹鶴道人問起這建木的時候,靈華君也沒有出言相斥,只是平平淡淡的說了一句不知道是褒是貶的話。
不過,這一句話卻讓丹鶴道人驚了一下。
他也不明白,靈華君的意思是暗中斥責他,還只是單純的一句問話。;
不過定了定心神,丹鶴道人還是說道。
「貧道自上山修道,拜紫雲峰雲真道門下,至今已經是五十年景。」
「如今貧道已經垂垂老矣,但是總是會想起年時候師父曾經對貧道說過的話。」
「師父那時問貧道修道是為了什麼,貧道那時年無知,說是為了仙。」
說完,丹鶴道人慨不已。
「貧道前半生都沒能修出什麼名堂,如今恰逢仙神降世,才終於有了今天,貧道已經心滿意足。」
「但是近來,夢中總是夢見昔日場景。」
「甚至夢見貧道那師父相問,丹鶴,可曾得見大道?」
靈華君戴著天神相,聽完之後便說道。
「你要去尋那建木,尋你口中的仙大道。」;
丹鶴道人一把跪在地上,然後說道。
「貧道已經老了,時日無多,也做不了多事了。」
「如今聽聞建木出世,貧道魂牽夢繞夜不能寐,因此今日便是來和靈華君拜別的。」
靈華君:「就算尋到那建木,也未必能仙。」
丹鶴道人:「朝聞道,夕死可矣。」
靈華君一看,便知道丹鶴道人已經下定了決心,他這是要趁著還能的時候拋下如今的一切,去海外尋那仙之路。
事已至此,話也說道這份上,也不再阻攔。
「既然如此,那你便去吧!」
丹鶴道人大喜,連連叩首。
「多謝靈華君!」
但是,那帶著天神相顯得如同仙神的靈華君也同時說道。;
「神君曾和我說過,要仙得歷經迴,方才能夠知曉自己的道。」
「也只有歷經迴,才能將凡心化為仙心,才能抵得過那悠悠歲月。」
最後,那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迴在大殿之中。
「丹鶴!」
「你自認為自己這一世的積累,歷經的磨鍊,真的足夠仙了麼?」
五個月後。
水連海平,明月共生。
丹鶴道人一直在海邊著那明月化為大日,看著海邊的大船上已經陸陸續續登上了不人,已經開始齊刷刷地向他。
「走吧!」
丹鶴道人才終於起,朝著那船走去。
最終丹鶴道人還是決定出海去尋那建木,這是丹鶴道人第二次出海,而第一次還是因為那熊亥盜走不死藥引起的大。;
而岸邊。
看著丹鶴道人離去,黑一片的道門弟子跪在地上,高聲呼道,
「恭送道主!」
「祝道主此去,飛升仙,位列仙班。」
「恭賀道主……」
不僅僅是丹鶴自己,許多人都能夠覺到。
不論與不,或許都難以再回來了。
丹鶴道人一邊登船,一邊大笑著詩而去。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仙遂不還。」
看上去意氣風發,好像又回到了年。
言語之中的意思。
都讓人覺丹鶴道人自信滿滿,此去定能仙。
但是在站在船上的那一刻,靈華君的聲音似乎又一次響起,甚至丹鶴道人覺得那聲音變了。;
不像是靈華君在問他,而是天上的仙神,甚至整個天地都在質問他。
「丹鶴!」
「你自認為自己這一世的積累,歷經的磨鍊,真的足夠仙了麼?」
丹鶴瞬間有些彷徨,但是看著那無邊汪洋,豪又生了出來。
「為何?」
「為何仙就一定要歷經百世迴?」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就算前面有著千難萬險,貧道也要試上一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