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
次日一早, 詹正獻過來喜福巷,給沈夫人診脈。
沈稚沒想到他這麽快就過來,大概也是裴慎的吩咐,就對沈夫人道:“這就是裴大人說的那位神醫。”
沈夫人一碼歸一碼, 雖對裴慎諸多不滿, 但不得不說, 眼下看他的態度倒還算用心,自然對詹正獻也十分客氣。
詹正獻與沈稚相視一眼, 彼此都沒有提及師徒關系。
他給沈夫人把過脈, 當即指出了寒凝阻、氣機郁滯、氣虧虛的癥狀, 他用銀針給沈夫人紮了幾位,沈夫人就覺得顱輕盈,連口都舒坦了許多。
詹正獻道:“這幾日我會過來替夫人針灸, 再用藥調養一段時日, 很快就能好轉了。”
母二人都松了口氣,連聲道了謝。
詹正獻又看沈稚, “聽說姑娘生産不順, 當時還用了催産藥,老夫也順便替姑娘看看脈象吧。”
沈夫人心道這恐怕是裴慎的意思,就凝神觀察自家閨的表, 這師徒二人還裝不認識呢, 連稱呼都客客氣氣的, 你一句“神醫”,他一句“姑娘”。
詹正獻看過沈稚的脈象,發現這一年恢複得不錯, 也許是遠離了錮,心比從前暢快許多, 哪怕人疲累些,也不再像先前那般抑郁寡歡,只是最近裴慎來金陵,似乎又給帶來了很大的緒起伏。
詹正獻也給開了一劑調理虛的方子,又叮囑了幾句調養事宜。
走之前,沈夫人蕙香包了銀子,那荷包鼓鼓囊囊,說百兩之多,一拿出來,詹正獻驚得瞠目結舌。
連沈稚都很詫異,阿娘這出手也太大方了些。
詹正獻推拒不得,無奈看了眼沈稚,沈稚朝他點點頭,詹正獻只好收下。
人走之後,沈稚心斟酌片刻,問沈夫人:“我聽桓征說,這位神醫雲游在外,視錢財為外之,時常連診金都不收,阿娘方才怎麽給這麽多?”
沈夫人心道,自是人家教你醫的學費,讀書還得要束脩呢,雖說那裴慎大概已經給過了,但這能一樣嗎?且他又是什麽份,有何資格替給?
沈夫人就瞪一眼,“不應該嗎?人家可是神醫,同一般的大夫能一樣嗎?”
沈稚只好點頭應了,“阿娘說的是。”
沈夫人故意問道:“你同這位神醫很相嗎?怎知他雲游在外,還不收診金?”
沈稚下意識地著手裏的帕子,“是……桓侍衛同我說的。”
沈夫人盯著瞧,“原來如此。”
沈稚怕餡,不敢提這些,岔開了話題說道:“等阿娘徹底痊愈,我帶您、阿妤和年年到揚州游玩可好?正好在二舅舅任上。咱們還可以去蘇州,到太湖邊上看看!否則等將來回京,下一次來江南還不知是何時。”
沈夫人挑眉:“你舍得跟阿娘回京了?”
沈稚垂眼思忖片刻,“我原本也沒打算一輩子待在金陵呀,等年年再大些,能出遠門了,咱們就回京。”
沈夫人試探著問:“那……裴家大郎,你打算如何應付?”
沈稚抿抿,沉片刻,“走一步算一步吧。”
沈夫人道:“你先前說,這輩子都不嫁進定國公府,那是不打算接他的心意了?”
沈稚也不知道怎麽回,“先把您和年年照顧好,嫁人的事不急。”
沈夫人就知道心中有所搖了,先前可是斬釘截鐵的說不嫁,不過倒也奇怪,昨兒急著去,又回來得早,今日也沒打算去巡衙門,兩人又不像鬧了矛盾的樣子,怪哉。
沈稚想了想,也試探著問了一下:“阿娘先前也想讓我多出去看看別人,還說裴家大哥哥不錯,他在家說得上話,能護著我,比起二哥哥更是良配,如今他又為我傷,阿娘反倒對他很是不滿……”
沈夫人凝眉,“你這是喜歡他了,在幫他說話?”
沈稚忙擺手,“怎麽會?我就問問。”
總覺得阿娘的態度前後不一,著古怪。
沈夫人嘆口氣,綰綰如今做了母親,人長大了,有了主意,很多決定自己就能做主,做母親的無需過分幹涉,也幹涉不了。
不過憑那裴慎讓未婚先孕這一點,說句十惡不赦也不為過!
他若敢不對綰綰好,便是拼著與定國公府撕開臉面,將來老死不相往來,也定要為閨討個公道!
思及此,沈夫人語氣就冷了下來:“總之,你前頭已有一次教訓,這回定要亮眼睛,再不可重蹈覆轍!定要找個打心眼裏對你好,也對年年好的。”
沈稚被吼得一呆,條件反地點點頭,“這個自然!況且我還有阿爹阿娘替我做主,阿娘看人最準,您不點頭,我誰也不嫁。”
沈夫人瞥一眼,“這可是你說的。”
沈稚想到什麽,忙打補丁:“但阿娘點了頭,我卻不喜歡的,我也不能嫁。”
沈夫人道:“你若實在不喜,阿娘又豈會你?”
沈稚就放心了。
至于和裴慎,在心裏其實也沒抱太大的希。
連他自己都說,二十多年都是這樣的,怎麽可能輕易為一個人改變呢?
也許他能僞裝,在失憶之時他不就裝作謙謙君子麽,可他能裝一時,裝得了一世嗎?
……
倭寇作,死傷百姓上百的消息很快上達天聽,皇帝和昭長公主也得知裴慎了重傷。
尤其裴慎上奏的折子裏,并未對自己的傷勢有所保留,“險斷一臂”四個字,不僅讓皇帝心存愧疚,更是嚇得昭長公主連續幾夜輾轉難眠,甚至了親自前往金陵探傷的心思。
裴識自然得攔著,“京都距金陵千裏之遙,這一來回,路上就要小半年,阿娘子不好,哪裏經得住遠路?”
昭長公主就道:“那沈夫人不也去了?”
裴識道:“可您瞧沈夫人到現在還沒回來,我聽開霽兄說,就是在金陵染了風寒,斷斷續續不見好轉,回京的計劃只能一緩再緩。”
況且去金陵必然會去見沈夫人,免不了看到綰綰和年年,裴慎與綰綰的事肯定是藏不住了,兩人生米煮飯,定國公府又是過錯方,裴慎再請阿娘前去求娶,阿娘又豈會不應?看到兒媳和孫,只怕高興都來不及。
這事雖不彩,可兩家本就定了娃娃親,到時候阿娘曉之以理之以,裴慎又誓不罷手,沈夫人只怕就被說了。
定國公和裴朗為昭長公主的考慮,自然也不放心去。
昭長公主靠在榻上按額頭,“他孤一人在外,我如何能放心?邊又沒個照顧的人……”
昨夜甚至又夢到了裴慎時被山匪擄走的場景,那山匪狠一笑,手起刀落,竟生生斬斷他一臂!嚇得猝然驚醒,渾冷汗。
裴識思忖片刻,道:“不如我替阿娘去看看大哥?”
昭長公主想到什麽,當即怒目圓睜:“你怕不是又要去金陵尋你那褚姓友人?我都打聽過了,那人已經談婚論嫁,定的就是蘇太傅家的姑娘,他給你灌了什麽迷魂湯,你竟然還要去見他!”
裴識沒想到當初被他拿來當做遮掩的褚恒竟然被阿娘記到現在,甚至覺得他一直不娶妻,是與那褚恒有了什麽。
裴識百口莫辯,“阿娘,我是……”
這下連定國公都不同意,“陛下原本就有提拔你的意思,可你這一去告假數月,本該給你的位置又要被別人填了去,難道你要為了那褚家子,置自己的前程和名聲于不顧嗎?”
話說到這份上,裴識便知自己是說什麽都沒用了,當初拿褚恒當借口簡直是作繭自縛。
這時一旁的裴朗開了口:“我那差事倒是清閑,一年到頭也出不了幾項任務,不如我替阿娘去看看大哥?”
一家三人,三雙眼睛都朝他看了過來。
裴朗道:“讓我去吧!我願意去的!”
他在京中早就憋死了。
昭長公主既不準他去幹那些危險的差事,又見不慣他整日游手好閑,怕那些紈绔子弟帶著他鬥走馬花天酒地,要麽就是給他安排相看適齡的姑娘,裴朗躲都躲不掉。
定國公夫婦相視一眼,都覺得讓裴朗去似乎是個不錯的辦法。
他差事不忙,又一武藝,多帶些人隨行,倒不擔心路上會遇到什麽危險,一路快馬加鞭,快的話月底就能到金陵,昭長公主也能早日聽到裴慎的確切消息。
昭長公主還有些猶豫,定國公卻當即拍板:“就這麽定了。”
裴朗強抑住眼底的興,“我這就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就出發!”
昭長公主正準備代幾句,人都跑得沒影了,心裏忖了忖,立刻吩咐丫鬟準備筆墨,要給裴慎去信一封,關心長子的病是一方面,還得代裴慎照顧好弟。
這晚又到裴識輾轉難眠了。
沈夫人在金陵,裴朗照規矩也要去拜見,綰綰還在的消息,沈夫人自然不可能藏著掖著,畢竟裴朗為了皎雪驄的事歉疚至今,便是綰綰自己,也是很想見到裴朗的吧……
會如何對他解釋自己還在人世,又如何解釋年年的存在呢?
裴慎不會放過綰綰的,裴朗也對有獨鐘,這其中還夾雜著無限的愧疚和重逢的喜悅,真要見到綰綰,不知會如何激狂喜,這一去金陵,還肯回來嗎?
裴識閉上眼睛,深深地嘆口氣。
裴朗還在屋收拾行囊,正在考慮要不要把自己那桿紅纓槍帶過去,卻在此時聽到敲門聲。
他放下手中長槍,過去開門,“二哥?這麽晚了,你怎麽過來了?”
裴識眸中閃過一複雜的,沉良久,說道:“我來是想告訴你一件事。”
裴朗挑了挑眉,輕悄悄說:“你不會想讓我給那人帶話吧?”
裴識沒有接他的話,嘆口氣,直言道:“綰綰還活著,人就在金陵。”
裴朗邊笑意霎時僵住,愕然張口:“什……麽?”
裴識繼續道:“不人在金陵,還生了一個孩子。”
裴朗僵立在原地,腦海中一片空白,心髒卻狂跳不止,“你說……綰綰?”
玉若有魂,當如伊人。 他隱身于廟堂之高,看得清天下,卻看不清那看似卑賤的女人玉琢冰雕容貌下掩藏的真心。 刃若有魄,當如斯人。 她畢生的心願不過是追求玉雕的極致技藝。奈何,這浮萍飄搖亂世,又怎麼容得她這寄人籬下的下堂婦一朝成就匠魂之名?何況那個陰沉莫定的男人,倨傲地對她說:“若是牽住了我的手,就容不得你放開……” 其他作品: 《愚情》、《困愛成囚》、《為奴》
她,末世最強大佬,醫術天下無敵。一朝穿越,卻成了命途多舛,膽小懦弱的九歲沖喜小皇妃。 誰說小孩不能御敵,誰說女子不如男? 牛鬼蛇神找上門—— 她抬抬手,喪尸傾巢出動! 眨眨眼,飛針殺人無痕! 只是,這個殺人就給她遞刀,放火就給她扇風的男人是怎麼回事? 說好的癡傻王爺呢? 男人攬住已經長大成人的小姑娘:“小棠兒,為夫伺候得你不舒服嗎?” 謝元棠:“……” 素食多年,大野狼終于把小兔子吃干抹凈啦!
唐菀爲清平郡王守了一輩子寡,也享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太平安康。 內無姬妾爭寵煩心,上有皇家照應庇護,就連過繼的兒子也很孝順。 她心滿意足地過了一輩子,此生無憾閉上了眼睛。 再一睜眼,她卻重生回到了十五歲那年的夏天。 自幼定親的未婚夫一朝顯貴逼她退婚,迎娶了他心中的白月光,她嫡親的堂姐。 他愛她堂姐至深,念念不忘。 唐菀成了京都笑柄。 眼看着堂姐嬌羞無限地上了花轎,風光大嫁,郎情妾意,情投意合。 唐菀淡定地決定再嫁給上一世她那前夫清平郡王的靈位一回。 再享受一世的榮華富貴。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剛剛抱着清平郡王的牌位拜了天地,上輩子到她死都沒見過一面,傳說戰死於邊陲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清平郡王,他回來了! 清平郡王:聽說王妃愛我至深,不惜嫁我靈位,守寡一生也要做我的人。 唐菀:…… 他護她兩世,終得一世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