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現代言情 離婚后,她成了首富 第1卷 番外 30 經濟大動脈

《離婚后,她成了首富》 第1卷 番外 30 經濟大動脈

晚宴上,周楠坐主位,左手邊是縣長,右手邊是常務副縣長,青城縣最有權力的兩個人陪同。

劉明本來是坐在末端,由于跟周楠的關系,坐在縣長旁邊。

大家紛紛向周楠敬酒,以喝酒過敏為由,以茶代酒,敬大家。

宴會結束,縣長在劉明的陪同下,單獨邀請周楠,在書房喝茶聊天。

劉明就是陪同,他給兩人沏茶,很說話。

縣長先開口,關切的問道:“總裁在家里,有幾個兄弟姐妹。”

周楠緩緩說:“我是家里獨,有一個堂哥。”

縣長追問:“您堂哥是做什麼工作的?”

周楠微笑說:“沒有工作,在家務農。”

縣長點點頭哦了一聲,接著說:“他想不想從政,若是想,可以安排到縣政府上班。”

周楠面上掛著笑容,心里腹誹,這是先給我點好,再要求我幫忙。

年人的往,都是等價換,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對你好。

“他就是一個大老,從政的工作,恐怕他干不了。”

縣長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啜了一口茶,有多人,削尖腦袋,想到縣政府來上班,這送上門,人家還不稀罕。

轉移話題:“聽說總裁有十年沒有回來,這次回來,覺家鄉變化大嗎?”

周楠一陣腹誹,又是一個老狐貍,同樣的套路,再次上演。

說變化不大,那睜眼說瞎話,說變化大,正中他們下懷,好打牌,你投資。

斟酌說:“家鄉變化不大,還是如之前一樣溫馨,讓在外的游子,思鄉心切。”

Advertisement

縣長接言:“青城縣有六十多萬人口,據統計,出去務工人員就達二十多萬,基本年輕人都出去了。”

他長嘆一口氣:“讓他們背井離鄉,都是我這個縣長無能,經濟發展不上來,無法提供就業。”

話鋒一轉:“現在好了,柳暗花明,小小青城縣,出了您這個首富,在這里,我替鄉親們,求您一件事,能不能把天路集團的客服中心,落地青城縣。

我知道鄉親們教育程度不高,技崗位做不了,但客服他們可以做,培訓上崗,只要會說普通話就可以。”

周楠心里思忖,考慮得很周到,這可是為鄉親們提出的要求,要是不同意,肯定會傳出去,當地人,會把你家祖宗十八代翻出來罵一個遍,以后就別回青城縣。

要是答應,客服中心落地青城縣,就是縣長的功勞,解決就業,GDP至上漲十個點,就是縣長的政績,這麼能干的領導,不提拔都不行。

最后人家還不欠你人,都是為鄉親們做事,誰欠誰的啊。

周楠淺淺一笑:“其實在回來的路上,我就有這個想法,為家鄉做點貢獻。

天路集團的客服中心,落地青城縣這個方案,我回去就提董事會討論。

董事會通過,就可以安排落實。”

縣長見周楠這麼爽快,有些,連忙說:“青城縣任何地方,只要您們看上,都批給你們建客服中心,土地無償征用,政府不收取任何費用。

稅收按州政府的指示,三年免稅。”

Advertisement

他眉頭一皺,囁嚅說:“還有一事,青城縣基礎設施跟不上,到時客服中心建好,大量的人員匯聚,周邊的蔬菜供應都問題,要是從益州運輸來,運輸本太高,居民生活本提高,鄉親們辛辛苦苦掙點錢,還要花費在吃飯上,劃不來。”

“下半縣有三個鎮,主產蔬菜,還是純綠食品,大城市人都喜歡。

主要的問題,通不方便,只有一條省道,路窄,好些時候,部分路段發生坡,還十天半個月走不了。

當地的蔬菜糧食運不出來,都爛在地里,當地鄉親們沒辦法,都出去打工,大量土地荒蕪。

我一到任,第一件事就是提修路方案,建一條高速路,貫穿南北,把下半縣三個鎮鏈接起來,跟益州高速連通,下面三個鎮種植的蔬菜,不但可以供應縣城,還可以供給益州。

這三個鎮的鄉親們,也就不用背井離鄉,在家就可以發家致富。”

他嘆息一聲,一臉的難過:“提過四五次,上面都我們自籌建高速路的費用,一句話,州政府也沒錢,一分錢也批不了,讓我們青城縣想辦法。

我上哪想辦法,青城縣的財政收,就這麼一點,還要養活這麼多公職人員,捉襟見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說著,來助理,從公文包里,拿出規劃圖,以及建高速的方案,放在周楠面前。

“我讓規劃局的同志們,做過預算,這條路修好,預計兩百億。

Advertisement

修好后,就是青城縣的經濟大脈,不要幾年,青城縣就可以貧,擺國家級貧困縣,再加上天路集團客服中心落戶青城,將會為益州前十的富裕縣。”

周楠一直沒有說話,靜靜聽他口吐芬芳的述說。就知道這是鴻門宴,這些人沒安什麼好心,經過的地方,都想薅一點羊,撈一點好

不過這關系到未來青城縣的發展,為家鄉做貢獻,還是樂意的。

原則只有一個,不花一分冤枉錢,每一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修路是大計,為后輩子孫謀福,幫助家鄉貧致富。

縣長見周楠很認真的聽,覺得有戲,接著說:“我的想法是,可不可以您們先投資修建這條高速路,按三十年承包經營權給您們,或者按縣政府借的,利息跟著銀行走,等縣政府財政好轉,再把這筆錢,分期還給您們。”

縣長說完,給了劉明一個眼神,讓他幫說說

劉明看向周楠:“下半縣三個鎮很適合做種蔬菜糧食,產量高,就是運不出來,走省道,太繞,一百多公里,夏天有坡這些,走不了,冬天結冰,也走不了,只有春秋兩個季節可以走。”

“規劃局的方案,我看過,要是建好高速,一百公里不到,最多一個小時,就可以到縣城,到益州,也只要三四個小時,下面的蔬菜,完全可以供應益州,當地老百姓,想不富都難。”

周楠看著規劃圖,緩緩說:“集團來益州投資,是講究回報率的。這條高速路,跟投資沒有關系。

集團能把客服中心落戶青城縣,當地政府就得把基礎設施完善好。

居民的吃喝拉撒,是縣政府要解決的問題,這事跟其他天路集團高管,可不能提,提了,他們只會覺得當地政府無能,不適合投資,毫不猶豫的撤資。”

縣長的心涼了半截,周楠的意思很明確,人家是來投資,可不是來扶貧,你跟人家哭窮,投資企業轉就走人。

周楠話鋒一轉:“但我不一樣,我是青城縣人,土生土長,對這片土地有

帶領鄉親們致富,也是我的責任,這條高速路我個人投資修建,不要經營承包權,也不要政府一分錢,免費為鄉親們修建。”

縣長激得心,抖的手,站起來,握住周楠的手,幾次想張開口,言又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