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現代言情 離婚后,她成了首富 第1卷 番外 35 出席籃球比賽開幕式

《離婚后,她成了首富》 第1卷 番外 35 出席籃球比賽開幕式

翌日一早,鎮長親自來接周楠,到鎮上出席籃球比賽開幕式。

州政府的專車一直停在周楠家門口,為周楠出行提供方便。

這是州長安排的,意味著,專車開到哪里,代表著州長就到哪里,在益州各級政府,都得出來迎接。

周楠帶著助理,劉明,還有保鏢上了車,鎮長和村主任陪同,前往鎮上。

一路上,車搖搖晃晃,不時還要讓車,甩得周楠頭暈,多年沒有走過這種路。

眉頭皺,鎮長和村主任都看向,似乎在說,我們沒撒謊吧,路況比我們說的還糟糕。

村主任很想促修路,路修好,旁邊幾個村子都得記住他的功勞。

他可以這幾個村主任一頭,要是鎮上有崗位,就得優先考慮他,仕途可以更進一步。

“大妹,你看這路況,實在太糟糕,直接無法走,過往的車輛,是苦連天。”

劉明是搞工程的,他看向外邊,開口說:“主任,你們這路修得不符合標準,我目測了一下,路面寬的地方也才四米左右,路面窄的地方,只有三米多,小車都錯不開,別說大車。

看過往的車輛,走這條路的車還多,是通往鎮上的主道,路面的寬度,怎麼也要在五米左右。”

村主任長嘆一聲:“一看劉總就是行家,一針見,指出問題所在。

這條路打水泥路的時候,要經過幾個村子,旁邊都是村民的土地,他們死活不肯讓把路面擴寬。

要是占著誰家的地,必須要給賠償。上面只撥了打水泥路的錢,可沒有補償款的專項資金。

Advertisement

鎮上和村里又拿不出這筆錢,只有按老路,把路面收打水泥路,造現在路窄,遇到對向來車,本讓不開,要后退,找讓車的地方。”

他說著,把目投向周楠,等發話。

鎮長在一邊附和:“這條路需要擴寬路面,征收旁邊的村民土地,把路面擴寬。

單獨重修路,支持不了幾年,就會壞。在讓車時,車經常需要開出路面去,兩邊路基被壞,基本路面就保不住。”

周楠緩緩開口:“鎮長,主任你們下去商量下,修路的錢我來出,至于路面擴寬,要征收村民的地,你們去找這幾個村子的村民協商。

路是公共的,大家都要走,修好了,對大家都好。”

鎮長和主任對視一眼,這是不想出補償款,只愿出修路錢。

鎮長給主任一個眼神,讓他說。

主任著頭皮也得上,賠笑說:“大妹,這些年你沒有在家,可能不知道,村民把土地看得比命還重。

路是公共的,所有人都在上面走,修路只占著靠近公路村民的土地。

他們就不愿意,憑什麼,要犧牲自己的土地,讓大家走,要不走,大家都別走,都是持有這個態度。

之前也想過,讓主干道旁邊幾個村子的村民出錢,補償給被占地的村民,遭到村民的反對,他們寧愿走窄路,也不愿出這錢。

主要還是經濟不好,大家都困難,好不容易掙到點錢,還要拿出來修路做補償款,說什麼也不愿意。”

Advertisement

周楠心里腹誹,就是一句話,沒錢,解決不了。修路的錢要自己出,擴寬路面,征收村民的土地,補償款也要自己出。

把目看向劉明,劉明對這些專業,讓他預估下,大概需要多錢。

劉明會意周楠的意思,問道:“主任,這條路到鎮上,有多公里?”

村主任想了一下:“八點三公里多,接近八點五公里。”

劉明估算了一下:“水泥路按三十公分打,一公里的造價,接近三十萬,全部打下來,兩百多萬。

若是還要征收土地,擴寬路面,加上補償款,造價就高了,全部弄下來,需要六七百萬。”

搞基礎建設,周楠是愿意出這個錢的。

鎮長和村主任的目落在周楠上,等發話。

周楠看向劉明:“路面擴寬到五米,給你們公司來修,費用跟我助理對接。”

劉明點頭,給公司相關負責人發信息,安排派人來測量,開始施工。

鎮長和村主任如釋重負,又完一樁心事。

周楠看向他們:“征收土地,你們要配合好劉明的公司,提前把補償標準定下來,一視同仁,不能這家高,哪家低的。”

鎮長連忙保證:“總裁放心,我會安排下去,不會讓劉總的公司犯難。”

專車走走停停,開了四十多分鐘,才到鎮上。

周楠走下車,對小鎮是陌生的,從小都是在縣城,很來過鎮上。

小鎮很破舊,與現在這個時代,似乎格格不覺自己穿越了,回到八九十年代。

Advertisement

鎮長在前面引路,鎮一中人山人海,圍滿了看熱鬧的村民。

人都已經到齊,鎮長把周楠邀請到主席臺坐下,位居主位。

鎮政府組織的籃球比賽開幕式正式開始。

鎮長對周楠作了介紹,說了要捐款修路,給小青村重建小學的事跡,贏得熱烈掌聲。

大家紛紛拿出手機,對周楠拍照,這是首富,大人,是他們這一生,見過最大的人,能不激嗎?

周楠作了簡短發言,并離開主席臺,不喜歡,被人拍照的覺。

中午飯是在鎮上最有名的農家院,鎮上有頭有臉的人都來敬周楠酒,還是以茶代酒,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喝什麼已經不重要,只要端起杯,就是給足對方面子。

鎮長安排這頓飯,還是很用心,他知道周楠這種見過大世面的人,想品嘗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綠食品,農家的味道。

吃完飯,鎮長把周楠邀請到自己辦公室喝茶,劉明和助理陪同。

鎮長給三人倒好茶,周楠想到化廠的事,問道:“鎮長,聽說鎮上集資,建了一個化廠,運營出現問題?”

鎮長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這可是自己一手集資建起來的,要是在自己手里倒閉,將是政治生涯的污點。

他給了一旁村主任贊賞的目,這事辦得好,周楠主問起來,說明投資有

村主任用眼神回復他,我做事您放心,化廠廠長的位置,非我莫屬。

鎮長賠笑說:“總裁,您是不知道我們鎮有多窮,幾乎沒有財政收,礦產資源也

前些年響應國家號召,興辦鄉鎮企業,我們這里偏僻,沒有人來建廠,我就提議,由鎮政府牽頭,各級事業單位以及個人投資,建了化廠。

總投資一千萬,在廠工人接近一千,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

沒想到運行兩三年,資金就出現問題。前期的款項,都購買設備,屬于一次投資,后面資金跟不上,原材料都沒錢買,工人工資都問題。”

他話鋒一轉:“現在只要投資個四五百萬,化廠就可以正常運轉。一個月可以生產五六百噸化,基本可以覆蓋周邊幾個縣城,不用到益州去拉,節省運輸本。

正常生產,一年的利潤,幾百萬還是有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