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男甚至都想好了劉母到深城來找,要如何應付,后面忙得飛起,偶然想起劉母說要過來卻一直沒有來,就又聽說朱家不給劉母路費,讓無法行。
劉勝男聽到這些后又嘲弄又好笑,蠢到劉母這種程度,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如果可以,這一輩子都不想再見劉母,但凡劉母不把事做得那麼惡心,們母間也不會走到這一步。
有些事可以原諒,可是有些事卻是一輩子的痛,這一生都不能原諒!
邁華改制后的兩年,發展極為迅猛,他們雖然現在還只有一臺1.5萬噸的MDI設備裝置,能量產的產能也只有五千噸,但是因為品質的提升和價格的調整,產品的種類也有了質的飛躍。
高尖的技帶給了他們極為厚的利潤,工程師們對之前的老舊設備做了改良和調整,能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整個邁華的竟爭力和以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秦瀾和林秀婉的目標很明確,之前老舊設備生產出來東西接過來的訂單用來養活工廠,給工人們提供基本工作崗作,真正能上邁華更上一個臺階的是MDI。
改制的時候,他說三年的時間讓邁華絕大多數職工重返工作崗位,他現在也基本做到了。
只有一條,那些懶散的、不求上進的職工他都不要,所以這兩年來崗華前前后后招了十來次人,次次都有考試,考過了邁華就可以安排工作崗位。
對于進邁華還要考試這事,職工們原本是有些意見的,都覺得他們已經一把年紀了,又不是在校的學生,考個什麼試啊!
也有人鬧過、折騰過,在這件事上秦瀾和林秀婉從不妥協!
他們知道,只有設置門檻才能調職工們的積極,才會讓他們珍惜得之不易的工作機會,同時也能給那些不求上進的人提個醒:
你們不學,自然有人學!
考過的人進到邁華之后,工資待遇和之前相比要好很多,多得讓人心。
這種事弄了幾回后,他們也終于明白要是考不過去,他們就別想進邁華!
于是邁華的住宅區里就上演了極為有趣的一個現象,四十五歲的大叔大媽們天天抱著崗位守則和其崗位相關的專業書籍看。
去菜場買菜的打招呼也由之前的“今天吃什麼”,變了“你背多了?”“這次考試你考了多發,及格了沒有?”
學習氛圍之濃,跟在校的學生相比沒有本質的差別。
因為他們好學了,知道學習的重要,家里子在學校的績也直線上升。
后面有人說起這一段時間邁華濃郁的學習氛圍,都被人笑稱是“被秦總支配的學習恐懼”。
因為考不過就沒有工作,沒有工作就不能過好日子,之前的工友全了竟爭對手,沒考過的拼命學習,考過的則擔心他們會被刷下去,還得努力學習。
且所有人都知道秦瀾給博士開十萬年薪和一百五十平的大房子,知道學習績好了,就能實打實的換來極為可觀的收。
于是眾職工對自己的子耳提面命,一定要好好學習,以至于自那之后,邁華職工的子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都表現的非常好,高考甚至還出了個省狀元。
對于這些,秦瀾和林秀婉知道后只是一笑,他們這也算是變相的督促了邁華子弟的進步。
這兩年邁華提高薪資待遇,吸收了不的人才進來。
再加上進來的職工無論是積極還是工作能力都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語,以至于邁華現在的生產效率比之前都要高了不。
兩年的時間,足以讓邁華有著不錯的盈利,也有著不錯的向心力,所有人都變著法子希邁華好,邁華自然也就越來越好。
在兩千年六月的時候,秦瀾和林秀婉開始著手邁華上市的事。
上市這件事,在九十年代初還是件稀罕事,但是到九十年代末,隨著私營企業的快速發展,改制后的國營企業發展也很迅猛,這兩年,做得不錯的企業很多陸續都上市了。
以邁華現在的量級和利潤,也已經達到了上市的標準,他們衡量了一下上市的利弊,覺得利大于弊,對未來邁華做大做強有幫助,便了上市的心思。
只是邁華想要上市,證監會還有一套極為繁雜細致的審核,審核通過之后才能上市。
林秀婉和秦瀾都沒有上市的經驗,兩人雖然也可以沉下心來去研究吃這些事,但是他們每天都有很多的事需要理,兩人都覺得這種事可以給專業的人來辦。
在年初的時候,他們就招來了相關的人才進了邁華,證監會那邊需要什麼材料,都由他們來準備和提供,倒不需要林秀婉和秦瀾再親歷親為了,他們知道進展就好。
現在的邁華每天都在進步,整的氛圍非常的好,積極上進,無論是員工的神面貌還是整的風氣都完全不同了。
林秀婉很喜歡現在的邁華,雖然現在不管生產的事了,但是銷售和生產聯系在一起,客戶摧貨摧得急的時候,常會跑到車間里來摧貨。
這天如往常一樣過來摧貨的時候,見小李和幾個工人在說什麼。
湊過去問:“在商量什麼呢?”
小李忙回答:“林姐,我們在商量怎麼把這一套鎦裝置技改,現在我們產線上用的這一套存在很多問題,影響產品的品質和生產效率。”
林秀婉聽到這話笑了笑,秦瀾非常注重技創新,公司的獎懲制度上明確寫著:技改創新節約的資金或者為公司創造效益,按比例給予獎勵。
剛改制沒多久就有員工因為技創新拿了兩萬塊的獎金,這事在公司里傳開之后,大家格外注重技這一塊,工程師們不說削尖了腦袋去技創新,至個個都特別注意這一塊,變著法子為公司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