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873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

《崇禎八年》 第873章 用你的金子買你的人才

為了全麵普及義務教育,建設更多師範類院校為至關重要的一環。

大量的師資力量是達這一目標的基礎,而且新一代教師必須與現在學堂裡的先生有明顯區分,無論是教材還是授課方式,都要與後世中小學形式和容接近,這種更加先進的教育製度纔會培養出大量社會所需要的各類型人才。

現在大明很多地方都已陸續開辦不免費學堂,招收當地適齡學讀書認字,但這些學堂所用的教材無非是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經之類的初級讀,其本目的也隻是為了掃盲,這與朱由檢想要在全國培養大批實用人才的想法是相違背的,儘管他知道人才的培育是需要以百年計。

這種現象的本原因就在於,大明缺乏統一教材,更缺乏先進的師資力量。

現在的教書先生絕大多數是以屢試不第的老生為主,他們本就嚴重缺乏對經書以外知識的儲備,再加上冇有合適的教材,你能指他們去給學生傳授數理知識?

好在隨著這幾年更多歐洲的各種人才湧到大明,更加先進的教育係也在創建之中。

華夏領土上首座師範類院校已經在籌備中,明年,也就是崇禎二十四年,等到大明遠航歐洲的商隊平安返回的時候,北京師範大學的牌子也會掛起。

雖說與大明相比,現在的歐洲在大多數領域都遠遠落後,但在教育領域,歐洲人建立的係已經與後世現代化的教育製度非常接近,小學、中學、高級中學、大學,四個梯次已經健全,各梯次的人才也是配置完善,這是華夏文明所缺失的。

Advertisement

有鑒於此,在朱由檢的授意下,鴻臚寺早已與荷蘭方麵達共識,委托東印度公司從歐洲雇請大批各級學校教師以及管理者前來大明,以此來奠定大明師範教育的基礎。

現在歐洲各國經濟並不發達,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與與大明本無法相提並論,很多貴族的生活水平彆說與同檔次的大明勳貴相比,就連大明大多數中產階層也比他們的生活質量要高,所以就彆提那些從事教育的教師了。

鴻臚寺與東印度公司達的協議中有專門規定,所有願意前來大明定居的教師,隻要簽訂協議的那一刻,每人都會當場領取十枚大明金幣的安家費,而且,這隻是第一條。

隨著中歐貿易額的不斷增長,更有大明海軍編隊重創英國海軍的事例,大明帝國的名氣在歐洲也逐漸響亮起來,鑄造良的大明金銀幣也為歐洲市場上的通貨,以為絕大多數歐洲國家所認可。

十枚大明金幣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簡單來講,這十枚金幣,足可以讓歐洲一家四口這樣的普通家庭,無憂無慮的生活三年。

也就是說,這是一筆鉅款。

而且是可以輕易得到的鉅款。

領到這十枚金幣,不管簽約者是想在離開歐洲前,拿出一些分潤給父母兄弟,或者是直接全部帶到大明,都是其個人意願。

Advertisement

東印度公司在歐洲各國張的廣告中,把大明優待投明者的條件一一列舉。

第一條,簽約,領取金幣。

第二條,到達大明後,每一個簽約者都會分到傢俱齊全的住宅一所,麵積視其家庭員人數決定,但人均居住麵積絕對會遠大於簽約者現在的住所。

第三條,大明政府將會視簽約者的個人能力、崗位。表現,決定其每月薪酬,但最低者也會是現在其月收的兩至三倍,每學期結束前都會有數額不等的獎金,假期期間,所有薪資照領。

若有突出貢獻並得到廣泛認可者,會有鉅額獎金髮放,數額將視其貢獻大小,多者可達數百金幣。

第四條,簽約者自放棄原屬國籍,從此為大明公民,大明所有福利待遇,並到大明法律保護,大明將尊重每一名公民的私權,並保護私權不被他人非法侵害。

東印度公司的廣告出現後,公司設在各個城市的辦事很快便迎來了大批諮詢者。

一時間,連帶東印度公司的知名度也迅速上升,很多歐洲各國的商人企業家也紛紛找上門來,尋求與東印度公司進行貿易合作,這種大好局麵也是東印度公司高層始料未及的,得知訊息的他們個個笑逐開。

這些諮詢這絕大部分是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而來的,畢竟這種優厚異常的條件在歐洲也是前所未有的。

Advertisement

很多人對大明這個遙遠東方的神國度知之甚,雖說對耀眼的金幣眼熱無比,但一想到要橫萬裡去往一個陌生國度生活,大部分人的心態還是比較複雜的。

就在大部分人觀時,一些因為諸多原因而窮困潦倒的教育從業者果斷的當場簽約,隨後便在圍觀者們嗡嗡地議論聲中,從東印度公司辦事人員手中接過了裝有十枚金幣的檀木盒子。

當簽約者們打開盒蓋的瞬間,沉甸甸的金幣映眼簾,圍觀者們無不發出一聲聲驚歎。

簽約者們或是激的渾抖,或是剎那間意氣風發,或是狂喜之下縱聲大笑,或是大喜之下癱倒於地,各種場景無法一一描述。

看著抱著金幣離去的幸運兒們,大多數觀者心中的疑慮一掃而空,接下來的日子裡,簽約者的數量倍增加著,而每一名簽約者在領到金幣的三天後,不管是攜帶家小還是孤一人,都會被東印度公司安排的人手接到各國的港口統一安置,等人數達到一定數量後,再登上轉載著貨的商船駛向大明。

等到這些人才安全抵達大明後,東印度公司將會按照人頭,從大明朝廷有司領到每人五枚金幣的酬勞。

鑄造這些金幣的原料,就是劉國能、鄭芝豹從英國搶回來的五噸金子,而這些撒出去的金幣,大部分都會被大明用各種商品再賺回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