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替嫁以后 第75章

《替嫁以后》 第75章

延平郡王遇刺的過程不復雜,九月下旬的一天里,郡王一行人行到了距著揚州城還有大約三十里左右的一驛站附近,因當時天已黃昏,再往前走,就算趕到揚州城門也關了,所以便投宿進了驛站,在此暫做休整。

就在當夜,一行使刀使槍的蒙面刺客殺了進來。

護衛們當時大半已睡下,被驚醒后倉促應戰,一邊力保護郡王所住的屋子,一邊向刺客喊話,報出郡王份,又言說可以銀錢相酬,試圖驚走刺客。

刺客們卻是一概不應,郡王的份既震懾不住對方,也無法以財帛之,他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沖著殺人來的,雙方只得以命相搏。

這伙刺客在數量上比不過護衛們,但他們在時間與地點的選擇上經過了一番深思慮,似乎早就在此踩好了點,在激戰中,是越過了重重守衛,尋機傷到了延平郡王。

不過護衛們也不是吃素的,在被驚起趕來的驛站驛丁的助戰下,還是功趕走了刺客,保住了郡王的命,因為當時天太晚,刺客們逃竄沒中后,護衛們不便找尋,也怕是調虎離山,便未敢追擊,只是將延平郡王團團保護好了,又分出一人來趕著去揚州城請大夫并向當地府報信求助。

于星誠聚會神地聽罷,先問道:“不知郡王的傷勢可好些了嗎?”

延平郡王點頭:“蔣知府替我請來了城里最好的大夫,如今已是好了不,只是仍需再養上一陣子,不便在路上奔波。”

得到表揚的蔣知府又不住笑容了,忙道:“都是郡王福大命大,那刺客再兇暴,也未能奈何得了郡王。下這里,只是小小盡了一點心意。”

他又嘆,“唉,憲臺,您不知道,我那日才趕往城外去接郡王時,可是把我嚇了一大跳,郡王當那麼一道淋淋的刀口劃下來,差一點就——險,險哪!”

Advertisement

延平郡王所倒不多,但地方確實兇險,當而下,若不是他拼命往后躲了一躲,這一刀就不是力竭而下,而是直接穿而過了。

眼下延平郡王的傷好好地包裹在,于星誠不可能下看一看——他不是這方面的行家,也看不出究竟,一句問過后,就問上了正題:“不知當日的刺客那邊,可有傷亡?”

延平郡王回道:“應當是有的,只是深夜之中,不能十分分辨清楚。”

“他們一共大約有幾人?全部撤走了嗎?既有傷亡,可曾留下尸?”

延平郡王想了想,道:“我一直在屋里,只遭逢了一個殺進來的刺客,其他人我不曾親見,據我的護衛及驛站的驛丁們所言,有說七八個的,有說十來個的,乃至有說幾十個的——”

延平郡王說著,苦笑了一下,笑容中摻著余悸,“到底多,至今也弄不清楚。”

于星誠皺了皺眉,七八個和幾十個?這樣的供詞也差太遠了吧。

蔣知府在旁補充道:“憲臺,下不才,也召相關人等問過一回,確實糟糟的,說什麼的都有,恐怕因著當時深夜,敵我難分,看不分明。”

延平郡王接著道:“至于尸,沒有留下,也許縱是有,也他們帶走了。”

于星誠面嚴肅起來,能嚴整到這個地步,尸都不留下,那絕非一般匪徒了。

“那麼刺客留下的,只有那一支長槍嗎?”

延平郡王道:“還有兩口刀,只是刀上并沒有什麼特殊標記。”

蔣知府又補一句:“下在奏章里不曾把刀列上去,因為當時事出急,一時沒分辨出來刀是哪一方的,后來問過了護衛與驛丁,都說刀不是他們的,才確定也是刺客丟下的。下想著如此惡大案,朝廷必然要派欽差下來追查,如今刀與槍都封存在府庫里,憲臺若要查看,下這就命人取來。”

Advertisement

于星誠點頭:“有勞使君。”

蔣知府便忙走到門外,吩咐人去取。

屋里,于星誠注視著延平郡王,繼續問道:“敢問郡王,可曾與韓王結怨?您遭此劫難,心中可懷疑是他所為嗎?”

延平郡王大約沒料到他問話如此單刀直,怔了好一會兒,避而不答,苦笑道:“怎麼如此問我——”

于星誠心平氣和地道:“請郡王不必顧慮,心中是何想法,只管與下道來,您如與韓王有怨,自然韓王的嫌疑就要大了一層,下奉旨查案,必定盡力秉持公心,會將一切如實呈報皇上。”

延平郡王想了想,道:“好罷,我自然信任大人。我出生的時候,父王已經就藩,我長到這麼大,還不曾有機會見過韓王叔一面,便想結怨,也無去結。不過——”

言又止。

于星誠不語,只是鼓勵地看著他,延平郡王便接著道:“不過,我父王與韓王叔之間是否有些什麼過往,就不是我一個小輩所能盡知的了。但,雖然如此,”他話鋒又一轉,“我相信應該不是韓王叔所為,便是我父王與韓王叔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韓王叔何至于要大費周章,遠從甘肅派人來刺殺我呢。”

“那您認為,這支長槍是別人陷害韓王的了?”

延平郡王又面猶豫:“我不知道。”他嘆了口氣,“說實話,我自己也想了好一陣子了,想不出有誰這麼恨我,要置我于死地。我一個閑散宗室,即便如今封了郡王,又能礙著誰的路呢。”

于星誠聽聞此言,如被迷霧籠住的心中不失笑了一下。

戲過了。

這位郡王,他進京是去干什麼的,只怕天下沒有人不知道,說他只是閑散宗室,礙不著誰,這話才真是騙不過誰。

Advertisement

這位郡王面上一直風度翩翩,說話不疾不徐,顯得無害不爭,可,畢竟還是太年輕了。

把握不好分寸。

他面上毫不顯,還安著道:“郡王不必憂思,您在這里是全然安全的,再也不會有歹徒能傷著您。”

延平郡王顯得如驚弓之鳥般,勉強笑道:“但愿罷。”

在這時候取來了。

為了更好地查看,于星誠沒有讓拿進屋里,兩刀一槍,在屋門前的青石板道上一字排開,雪白的刀刃,與鋒銳的槍尖在下閃著讓人心中瑟

刀與槍上都染著,沒有,經過了這麼長時間,已經變了深深的暗褐,很接近于黑

單看這三把兵刃,也可想見當時激戰劃破夜空的慘烈。

薛嘉言咋舌:“打得很厲害哪。”

于星誠先取刀看,方寒霄蹲下來,似順手般,在他旁邊拿起了長槍。

槍上有紅纓,紅纓已凝結發沉發暗,不知飲過多,順著往下看,槍尾差不多是使用時右手握持的地方,燙刻著一個小小的圖案——這個圖案是為了增加握持力,不至于因力戰出汗后手,同時也是個徽記。

方寒霄只看一眼就知道,確實是韓王府的。

即便不是,這個假造得也足可真,挑剔不出病。

也就是說,這個人必然是接過韓王府的長槍,有機會仔細觀察過,方能一模一樣地仿造,而如果要費這個功夫和手藝,不如直接想法去順一支了。

長槍是武,武就有折損率,并且折損率還不低,想從這里面做手腳弄出一支來,不容易,但有心人又絕對能辦得到。

綜合下來,方寒霄最終的結論是,不用在槍上耗時間查了,槍就是真的。

他轉過臉,向著于星誠點了點頭。

于星誠會意,低聲道:“我知道了。”

他把手里的刀放下,又去看另一口。

這兩口刀確如蔣知府所言,沒有任何標記,看不出個首尾頭緒。

于星誠沉片刻,把刀都放下,站起來向蔣知府道:“這三樣武暫且都勞使君繼續保管,不要經他人之手。郡王還在養傷,本不便一直打攪于他,打算先去城外那座驛站看一看,使君方便個人與我領路嗎?”

蔣知府不料他如此雷厲風行,一呆,道:“憲臺,那驛站離城有三十里路呢,這都快申末了,這時候出城,趕不及回來的——”

“趕不及在驛站住一夜就是了。”于星誠話語和緩,然而不容反駁,“本至今才來,已經算是晚了,再經不起一耽擱,使君公務繁忙,使衙役與我跑便是。”

蔣知府只好道:“好,好,憲臺真是勤于公務,下愧不可及啊。”

又道,“下是很想陪憲臺跑一趟的,只是郡王這里也是要,下不敢不親自守著。憲臺請等一等,下去喚鄧推來陪憲臺一同前去。”

是府衙佐貳,主管當地刑名,他來陪于星誠去查案,算是應有之意。

于星誠應了,進去和延平郡王告了別,便出了門,一邊往外走,一邊等著鄧推來匯合。

等了好一會兒,卻沒等到。

于星誠不耐煩起來,天若再晚,就真的不便出城了,天下的府衙基本都是一個格局,他知道推廳在哪里,當下也不耽擱,徑直自己尋覓著往那邊走去。

未到近前,先聽見了一陣哭嚎。

“老天,你開開眼哪,看看這些賊,他不為民做主,貪贓又枉法啊——!”

于星誠臉變了,加快腳步往里走去。

薛嘉言也忙跟在后面,才走到門邊,就忙好奇地頭往里打量——不是他沒同心,一般的“民”,可真不敢來府這麼哭,聽聽這嚷的話,出一豁出去的狠勁,與其說哭,更像是撒潑。

只見廳里極為熱鬧,一個婦人帶著兩個青年男子,抱住當地一個穿青袍的中年員雙腳,放聲痛哭數落,那中年員掙扎不開,狼狽之極,有兩個書辦在旁想幫忙,被青年男子賴地上抱腳攔住,差點一起滾地上去,蔣知府站在旁邊,臉甚為難看,勸了兩句勸不住,就揚聲要向外衙役——

一抬頭,跟面無表的于星誠對上,他驚得啞住了。

片刻后道:“下、下可以解釋——”

他沒解釋得出來,因為就在這個時候,那婦人發現到門外來了人,滿臉淚痕地往外一看,忽然眼放,嗷地一嗓子了出來:“——侄婿!”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