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端木緋盛世嬌寵之名門閨香 223出氣

《端木緋盛世嬌寵之名門閨香》 223出氣

說起戶部那些老學究一個個對他和封炎視若無睹,采取三不管,不聞不問不理;

說起他最近為了改革鹽製,讀了一堆前朝和本朝關於鹽製的書籍以及戶部的賬冊,才知道原來大盛朝的鹽鈔製有這麼大的弊端,每年大半鹽鈔都落宗室勛貴手中轉賣鹽商,以致鹽稅收每年愈下,去年的鹽稅不足先帝時的五分之一。

說起他覺得端木憲提出的“鹽引製”對邊防軍隊的糧草征集必有大益,然而那些文臣對此視而不見,這“鹽引製”要落到細,怕是要遇到不挫折,隻這完善“鹽引製”的步驟就非幾日之功。

總之,路漫漫其修遠兮,書到用時方恨啊。

李廷攸說著幽幽地長嘆一口氣,一副累得快要力的樣子。

端木緋一聽就知道李廷攸已經開始稍稍門了,笑瞇瞇地隨口說了一句“攸表哥,要不要我給你出點主意”

李廷攸眼睛一亮,一雙黑眸如寶石般熠熠生輝,彷彿在說,緋表妹,你也懂鹽製

端木緋傲地揚了揚下,那神似乎在說,那是當然

李廷攸能屈能,立刻就殷勤地拿過茶壺,給自家小表妹斟酸梅湯。

端木緋抿了一口酸梅湯,算是飲了李廷攸這杯“拜師茶”,侃侃而談地說起了對“鹽引製”的一些設想

“攸表哥,有道是商人重利,在試行鹽引製之前,須得先計算好道路遠近與運糧多寡的關係,既要考慮邊防軍隊所納之糧草夠不夠軍需,也要算計好送糧的商人能否從此獲利。這要是無利可圖,哪個商人肯給你乾白工”

“攸表哥,在我看來,這鹽引製可分三步,報中、守支、市易,所謂報中”

“而且啊,不僅僅是軍糧,還有茶葉、馬匹、布帛、銅鐵等也可以用來換鹽引,端看這邊防軍隊缺什麼”

Advertisement

李廷攸聽得聚會神,到後來,他乾脆就吩咐丫鬟筆墨伺候,端木緋一邊說,他一邊揮筆如毫地記錄下來。

端木紜笑瞇瞇地在一旁給端木緋剝葡萄皮,不時地把剝好的葡萄送到端木緋口中,那副寵溺驕傲的樣子彷彿在說,的妹妹就是聰明,什麼都知道。

端木珩怔怔地看著口若懸河的端木緋,不也被的話語所吸引,認真地思索起可行,心中嘆息他這個四妹妹啊,又讓他大意外了

其實他們國子監的不學子也曾討論過這“鹽引製”是否可行,有人贊嘆,也有人搖頭,畢竟朝堂各方阻撓甚大,還有人試著完善過“鹽引製”,卻還沒他這個四妹妹想得周全,點點滴滴頗有獨到之

四妹妹每天不去閨學上課,莫非都是在想這些端木珩一時心裡又有些復雜,不知道該誇,還是訓“不務正業”。

唔,誇要誇,訓也得訓,免得這丫頭飄飄然,愈發不肯去閨學了

端木緋說著說著就覺得如芒在背覺自己又被端木珩惦記上了,心道難不大哥又想起檢討書的事了

等送走了李廷攸後,端木緋就像小烏一樣“安分”地在了湛清院裡,每天但凡能不能出門,就不出門,連著好幾天,見端木珩沒有找上門來,纔算鬆了口氣,覺得自己又躲過了一劫。

八月底,楓葉漸漸染紅了,到了九月,楓紅如,從端木家以致整個京城都對接下來的重節翹首期待,也包括端木緋。

節,就又可以見到祖母楚太夫人了。

端木緋在前一夜興得大半夜沒睡著,九月初九一大早,就和端木紜一起出京去了千楓山踏秋登高。

千楓山一帶到是來踏秋的百姓,人山人海,端木緋帶著端木紜路地來到了半山腰。

Advertisement

所料,楚太夫人如往年一般坐在的景亭中,而出乎意料的是,楚太夫人旁還有一道悉的雪倩影,形容高貴明艷,正是安平長公主。

今日的安平穿著一襲雪的宮裝,周除了角繡的一片片銀楓葉和鬢角的楓葉銀箍,沒有一點首飾,素凈的打扮襯托得麗的臉龐上著一冷艷。

端木紜和端木緋互相對視了一眼,姐妹倆的臉上出一驚喜之

安平和楚太夫人也同樣看到了端木紜和端木緋,安平紅潤的角一勾,眸半瞇,笑盈盈地對著姐妹倆招了招手,示意們過去。

端木緋也趕忙揮了揮手,可的小臉上笑容甜

楚太夫人來回看著端木緋和安平,眉頭微挑,隨口問了一聲“殿下,老瞧您與這端木家的小姑娘不錯,莫不是瞧中了

楚太夫人這句話本來隻是調侃地隨口一說,誰想,安平的眸登時就晶晶亮的,角翹得更高了,化去了臉上的冷艷。

“楚太夫人,”安平轉頭,神和地對著楚太夫人低聲說道“緋兒委實是聰明又乖巧,再心沒有了,本宮是越看越喜歡,恨不得有這麼個兒纔好”

反正兒媳就是半個兒,等以後緋兒過門,一定待比阿炎還好

楚太夫人聽著不由忍俊不,也聽出了幾分安平的心意來。

是啊阿炎今天都滿十五歲了,也到了該親的年紀了。不過,端木家的這位四姑娘年紀還小,阿炎恐怕還要等上幾年

楚太夫人抬眼朝漸漸走近的端木緋和端木紜去,看著後那一片片連綿不絕、紅艷似火的楓林,看著那片火紅與藍天的,似是而非地嘆道“這天也快變了。”

碧藍如洗的天空萬裡無雲,燦爛,那來來往往的人流讓這千楓山看來生機

Advertisement

“殿下,楚太夫人。”

端木紜和端木緋姐妹倆走進景亭後,齊齊地給安平和楚太夫人行了禮,兩個小姑娘剛爬了會兒山,氣息都有些紊,兩張如玉的臉頰上染著淡淡的紅霞,看來神采飛揚,人比花

端木緋笑瞇瞇地舉起了自己手中的幾盒點心,沾沾自喜地說道“楚太夫人,我今早又買了錦食記的重糕殿下,我們一起吃吧”

楚太夫人笑著應了一聲,又吩咐俞嬤嬤給眾人倒了花茶,花茶的清香很快就縈繞在涼亭中,安平捧著花茶笑地說道“還是本宮有福氣,兩手空空地來,這有吃又有喝的。”

端木緋吃了塊糕點又喝了半杯花茶,呼吸漸漸平穩下來,子也暢快了不,笑著介麵道“殿下,這難得的重節,您不覺得還了點什麼嗎”

安平怔了怔,口道“重當飲重酒。”

自己與長公主殿下果然是有默契。端木緋笑了,出頰畔一對可的笑渦,搖頭晃腦地說道“西京雜記載花舒時,並采葉,雜黍為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就飲焉,故謂之花酒。”這花酒又稱重酒。

端木緋可地眨了眨眼,意味深長地說道“殿下,楚太夫人,您二位回府後,可別忘了喝一杯重酒”今日一早,就派人把釀了足足一年的花酒送去了幾戶相的府邸,想必現在酒已經送到了。

安平自然也領會了,轉頭對著楚太夫人笑道“楚太夫人,看來本宮果然是個有福氣的。”笑容滿麵地眨了下眼,彷彿在說,本宮這未來兒媳不錯吧

“殿下自然是個有福的。”楚太夫人溫和地笑了,“令郎如此孝順。”說著,的目朝山頂的方向去,端木緋下意識地順著的目也看了過去。

幾丈外一條蜿蜒的石階上,一個長玉立、著一襲雪袍的年公子步履輕快地拾級而下,朝景亭這邊大步流星地走來。

山風習習,年的袍被風吹得肆意飛舞,獵獵作響,讓他看來玉樹臨風,又頗有一種詩文中年俠客的灑不羈。

封炎也看到了坐在涼亭中的端木緋,目灼灼,卻並不意外。別人不知道,他卻知道自從阿辭的雙親過世後,每一年的重節阿辭都會與楚太夫人一起來這景亭中

想著,封炎心底微微泛起一種痛楚,為他的蓁蓁到心痛。

他定了定神,若無其事地走到了亭中,給眾人都見了禮,目又在端木緋上多停留了一瞬,讓安平、楚太夫人和端木紜皆是會心一笑。

三人一不小心對視了一眼,不知道為何,三人都心有靈犀地明白了什麼。

“娘,”封炎毫無所覺地對著安平道,“已經準備好了。”

九月初九是安平的皇兄崇明帝的忌日,每一年,安平都會來此祭拜皇兄,今天也不例外。

封炎話落的同時,四周的空氣頓時有些凝滯起來,安平還在微微地笑著,上卻約散發出一種淡淡的哀傷。

安平不不慢地站起來,後,笑瞇瞇地對著端木紜和端木緋說道“紜兒,緋兒,你們在這裡等等本宮,一會兒本宮下來與你們一起逛市集去。”

“殿下,我和姐姐在這裡等您。”端木緋毫不遲疑地點頭應下了,不想起去年和安平一起逛集市的事,安平的眼獨到,和逛街逛鋪子再好玩不過了,不像那個攸表哥啊

端木緋忍不住又在心裡嫌棄了李廷攸一把。

端木緋和端木紜起目送安平和封炎沿著山間的石階拾級而上

“簌簌簌”

山風不斷吹拂著,拂著那無數楓林搖曳著,就像是漫山遍野的火焰在熊熊燃燒著。

端木緋盯著赤紅中那兩道雪影,眸微閃,眼神漸漸變得恍惚起來。

端木緋知道他們母子要去做什麼,十五年前那場宮變,雖然如今很人提及,但是卻從祖父楚老太爺那裡聽過不

十五年前的這一日,就是今上宮之日,偽帝自刎,安平長公主府也從此榮耀不再,整個大盛朝在那短短的一天一夜中天翻地覆。

端木緋著安平的背影漸行漸遠,心底也染了的惆悵,在最重要的親人遭遇生死危機時,自己卻無能為力的覺,也明白

端木緋烏黑的大眼中浮現一層水隨手從亭子旁的花叢中摘了一片葉子,用帕子後,抬手把碧綠的葉片放在潤的櫻間,吹響了葉笛。

一陣優而婉轉的葉笛聲自亭中悠然響起,隨著那習習山風飄遠,約帶著一哀傷,一,一的繾綣

葉笛聲與四周的風聲、雀鳥聲完地融和在一起,彷彿一曲大自然奏響的樂曲般,空靈夢幻,似近還遠。

走在山路上的安平和封炎當然也聽到了葉笛聲,母子倆皆是下意識地駐足。

封炎長翹的眼睫在風中微微了下,角不由輕揚了起來,口道“是蓁蓁”

安平已經回頭,果然看到涼亭中一個著緋娉婷而立,半閉著眼,間抿著一葉綠笛,看來溫潤靜好,又著幾分活潑俏皮,說不出來的清麗人。

小丫頭明明還不滿十一歲,這一瞬間,安平覺得自己彷彿看到了一個及笄盈盈而立,如皎月似花。

安平很快收回了目,看向了旁的封炎,可憐的傻兒子都快變妻石了。

安平角微翹,繼續往山上走去,原本沉重的心忽然間就變得輕快了起來,還是得好好琢磨著怎麼快點幫阿炎娶到媳婦纔好

“嘩嘩”

又是一陣山風猛地吹來,山道兩邊那枝葉搖擺的嘩啦聲似乎在響應著什麼。

等到安平和封炎回來的時候,已是巳初了,楚太夫人和俞嬤嬤已經走了,亭子裡隻剩下端木紜和端木緋姐妹倆,旁還多了一盆野花,縷縷的花瓣在風中微微,看著花型飽滿,姿態嫵

安平和封炎一進亭子,就有一淡淡的香燭味隨風飄來。

安平看著那盆花微微挑眉,端木緋就笑瞇瞇地解釋道“剛纔有個小妹妹想吃重糕,的家人就拿一個茱萸囊跟我換了,後來又有人用一壺花酒換走了茱萸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