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端木緋盛世嬌寵之名門閨香 809東廠(一更)

《端木緋盛世嬌寵之名門閨香》 809東廠(一更)

“本宮是有兒子的!”端木貴妃無語地對兒道。

好端端的,乾嘛不跟自己兒子住!

說話間,端木貴妃再次以後還是要對婿再和善些纔好,婿太不容易了。

然而,正在興頭的涵星本沒聽到端木貴妃的這句話。

又興匆匆地跑去了端木緋那邊,興致地說道:“緋表妹,待會兒本宮回去後讓人趕把白院收拾起來,估計得稍稍改建重修一番。你也給本宮參謀一下怎麼佈置好不好?”

“我記得白院是在東北角吧?”端木緋歪著小臉,努力回憶著李府的格局,“那裡臨水而建,又離花園不遠,位置好。”

“本宮選的,當然好了。”涵星傲脯,得意洋洋。

“鐘粹宮有個小佛堂的吧,涵星表姐,乾脆把白院旁的那個小院子改建佛堂怎麼樣?”端木緋提議道。

“這個主意好!我還想著要不要把那邊的幾棵桂花樹砍了,改種些別的。母妃不喜歡桂花香,說是花開時,花香太濃鬱了,聞著頭暈。明明喜歡吃桂花糕、喝桂花酒的。”

“……”

表姐妹來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起勁,誰也沒注意端木貴妃方纔說了什麼。

“……”端木貴妃看著這對說說笑笑的表姐妹,先是搖了搖頭,跟著勾了勾,失笑。

被這兩個丫頭傳染了笑意,的心也變得輕快起來,那雙漆黑的眼眸閃著盈盈的笑意。

像是一個在黑暗狹窄的山穀行走了很久很久的旅人,終於走出了迷途,前方一片豁然開朗,燦爛。

自從幾日前皇帝下了“退位”詔書後,端木貴妃第一時間得了訊息,宮下也很快傳開了。

這幾天,後宮的不妃嬪都是人心惶惶的,猜測、驚疑、惶恐、忐忑,更多的是,對未知的未來心懷恐懼。

Advertisement

便是去歲皇帝剛剛卒時,宮的氛圍也不曾這麼凝重、抑過。

直到今日端木緋來報訊,端木貴妃纔算是如釋重負。沒有這更好的安排了。

端木貴妃眸閃了閃,心念一

抬手做了個手勢,程嬤嬤立刻湊了過去聽命。

“你去安嬪的宮裡送點糕點,說是今天四公主和端木四姑娘來看本宮,專程帶來的,給嘗嘗鮮。”端木貴妃意味深長地吩咐道。

程嬤嬤是端木貴妃的心腹,跟了貴妃這麼多年,最知心意,立刻心領神會了。

“娘娘放心,奴婢這去。”程嬤嬤福領了命。

知道端木貴妃是讓先挑個話頭,餘安嬪這個人一向喜歡打聽訊息,勢必會追問,那麼自己可以順勢把“育有皇子的妃嬪可以隨子出宮”的這件事出去。

餘安嬪不僅喜歡打探,而且還碎得很,一旦知道了,今日之,滿後宮的嬪妃多半都能知道了。

程嬤嬤看著眉目含笑的端木貴妃,心裡唏噓:貴妃娘娘在宮裡熬了這麼多年,能穩穩地坐穩貴妃的位置,自然有的過人之,“喜怒不形於”便是其一樣。

這宮可不是你想笑能笑,想哭能哭的地方,一切端看皇帝想看到什麼。

而現在,端木貴妃的笑是真心的。

四公主出嫁後,程嬤嬤已經許久沒看到端木貴妃這麼笑了。

程嬤嬤定了定神,很快退了出去。

偏殿隻剩下端木緋和涵星聲音:

“涵星表姐,移除桂花樹後,這裡乾脆建片花廊怎麼樣?”

“那花廊種紫藤花好了,這個位置正好可以倚水賞景。再種些什麼花呢?山茶怎麼樣?花季長。”

“我和姐姐有個莊子裡種了不山茶,乾脆從哪裡移一些過來吧。”

“……”

表姐妹倆湊在一起,興致地說個沒完,端木緋還以手指沾著茶水在桌麵塗塗畫畫。

Advertisement

端木貴妃靜靜地看著涵星俏麗的側臉,紅艷的角翹得更高了,眉目生輝。

本來早做好了困在這深宮一輩子的打算,沒想到突然柳暗花明瞭。

而言,這一世兒安好,又能離開這後宮和兒子一起生活,也滿足了!

端木貴妃優雅地端起茶盅,心道:涵星和緋兒這兩丫頭有些主意還不錯,回頭與大皇兒好好說說。嗯,乾脆讓涵星去監工好了,反正這丫頭閑著也是閑著。

偏殿,氣氛愉悅歡快。

在端木貴妃的刻意為之下,當天整個後宮都知道了這件事,一石激起千層浪。

對於那些有子嗣的嬪妃來說,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算某些嬪妃的兒子年紀太小,但是總是有指的,再多等幾年,兒子大了,們也可以跟著兒子去了。說得難聽點,與其在宮伏低做小,那還不如出宮做個老封君來得麵。

而那些沒有兒子的嬪妃心裡急了,慌了,一個個像是沒頭蒼蠅似的,本來們應該去找皇後的,可是皇後自謝家倒臺後,一直閉門不見客,於是們別無選擇,也隻能三三兩兩地跑來找端木貴妃探口風。

端木貴妃倒是來者不拒,還好心地提點了們幾句:

“這日子啊,好壞都是人過出來的。”

“你來我往,你要是不管不顧地橫沖直撞,別怪旁人下狠手。”

“這手不打笑臉人,多笑笑,再怎麼日子都差不了。你們說是不是?”

“四公主昨兒還說想把本宮也接過去住呢,這丫頭也真是小孩子心……”

“……”

端木貴妃這番話可謂是兼施,一方麵警告那些嬪妃安份些,隻要們不鬧,不給新帝惹麻煩,新帝也不會對們下狠手,日子再怎麼都不會現在差;另一方麵又給了那些膝下有公主的嬪妃一點希,說不定新帝會允許公主來奉養生母。

Advertisement

對於端木貴妃的這些語外之音,這些嬪妃們大都十分滿意,歡歡喜喜地回去了。

大部分的嬪妃心裡都門清,皇帝已經病了一年多了,龍每況愈下。

嬪妃們也早猜到皇帝是活不久了,們沒兒子也不可能和新帝相爭,們所求也不過是一個安立命之,隻要新帝不遷怒到,隻要們的日子別現在差

後宮隻了兩天,慢慢安寧了。

十月十七日,慕炎批復了禮部的摺子,正式定下了章程。

後宮的嬪妃們早有了心裡準備,這幾天該糾結的也都已經糾結過了,除了數幾人鬧騰地試圖換取更多的好外,大部分的嬪妃們都乖順地接了,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遷往京郊的千雅園。

一切都平平穩穩,井然有序。

這件事出乎預料的順利,讓禮部尚書範培私下裡對禮部左右侍郎直呼好運,這一日好心地讓禮部員都準時下了衙。

十月十八日,慕炎令工部和廷司在京城擇地建府。

朝臣們也都在關注這件事,猜測一定是給皇子們出宮住的。

距離新帝的登基大典隻剩下兩個月了,時間實在迫,工部和廷司商量過後,決定還是別從頭開始造了,打算挑了幾個空閑的舊府整修一下。

為此,工部特意派左右侍郎親自去征詢了一下幾位皇子的意思,大皇子和四皇子都主擇址挑了府邸,大皇子還特意挑了一靠近章家的宅子。

好的開始代表一件事功了一半。

工部左右侍郎彼此互看了一眼,心裡鬆了口氣。

工部左侍郎客客氣氣地問其他幾位皇子,“五皇子殿下,六皇子殿下,七皇子殿下,八皇子殿下,四位意下如何?”

除了才三歲的九皇子,其他皇子們今日齊聚一堂。

殿靜了一靜。

五皇子、六皇子等人彼此換了一個眼神。

他們都不是蠢人,也知道他們其實本沒有別的選擇,大皇子是長兄又是貴妃之子,四皇子自小養在皇後膝下,份都高於其他皇子,既然連這兩位都這麼“乖覺聽話”,其他皇子也隻能應下而已。

而且,他們和公主還不同,份尷尬,新帝又和今有仇,不對他們這些皇子斬草除不錯了,這些皇子們哪裡敢鬧事。

五皇子清清嗓子,率先指著單子的一宅址道:“本宮瞧著辰街的這宅子不錯。”

誰人不知安平長公主府在辰街,六皇子和七皇子一下子猜出了五皇子為何擇了這個府邸,看來他是打算和安平皇姑母打好關繫了。

他們這位五皇兄還真是心思活絡得很!

六皇子和七皇子唯恐落後,也趕以辰街為心也各自擇了他們的府邸。

至於才八歲的八皇子還有些懵懵懂懂,在工部兩位侍郎的推薦下,也擇了一位置不錯的府邸。

不消一個小時辰,工部左右侍郎又把這件事也給辦了,興沖沖地出了宮。

接著,廷司開始安排人整修這些府邸。

短短不到三天,工部把這些皇子們全數都搞定了,令得一直在觀著局勢的朝臣們也是目瞪口呆,暗暗慨慕炎從懷州回京這纔不到半年,他的風頭已是無人能及,讓這些皇子隻能避其鋒芒,隻求安然度日。

眾人還在唏噓著,慨著,另一件事宛如平地一聲旱雷起,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十月十九日,現寧州佈政使孫鼎父子三人被押解到了京城,引來滿朝轟

朝臣們還不知道怎麼回事,隻有一眾閣臣們第一時間被慕炎宣去了武英殿。

幾個閣老來不及發問,先被慕炎丟擲的第一句話驚住了:

“經東廠查證,孫家是原南懷從五十年前起安在大盛的細。”

殿一片死一般的寂靜。

幾個閣老們彷彿被掐住了脖子似的,失去了聲音。

眾閣老都明白了慕炎的意思,也是說,不隻是孫鼎父子幾人,連孫鼎之父孫希也是南懷的細作,甚至包括孫家祖輩。

慕炎淡淡地又道:“除了押解到京的孫鼎外,孫希與孫家的其他人還在路,最遲下個月初應該能抵京。”

殿更靜,落針可聞。

好一會兒,遊君集才喚了一聲:“攝政王……”

他差點想口問慕炎,這其是不是有什麼誤會,可又想到這件事既然是東廠查證的,自然不會有錯。

不僅遊君集認識孫希,在場的閣老們也都認識他,畢竟孫希在辭回鄉前曾拜吏部左侍郎,大家都在朝辦差,那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在他們的印象,孫希一直是個謹言慎行、低調實乾的人,不說才華有多出眾,卻是踏踏實實的實乾派。

孫希竟然是南懷派來的細作?!

幾位閣老皆是心起伏,心緒久久沒法平靜。

坐於書案後的慕炎自然能看出他們的驚訝,從手邊拿起一道摺子與幾張供詞,往前一遞,又道:“這些是證供。”

“此事事關重大,在沒有確定前,訊息不可泄以免打草驚蛇,所以,此案相關人等都由東廠來審問、查抄。”

慕炎不僅是在告知他們,也是在解釋為什麼這件事一直瞞著閣,是擔心萬一泄,讓孫家提前有了防備。

閣哪裡敢有意見,一個個都是唯唯應諾。

既然是東廠審的,東廠抄的,誰也不敢出聲質疑這件事的真實

端木憲率先恭維道:“還是攝政王考慮周全!”

其他幾人也是紛紛附和,贊譽聲此起彼伏。

倘若慕炎真的將潛伏在他們大盛部足足五十年的南懷細作給挖了出來,那可是清除了一大患,於朝廷於社稷都是大大有益,他也得起這些贊譽。

幾個閣閣老定了定神,圍在一起看著慕炎給的那些供證,心緒漸漸地平復了下來,神間猶難掩驚

不僅是孫希父子被押往京城,連孫家的眷也不例外。

像這種案子,通常的做法,一般都是押解當家的男人們,婦孺會暫且圈在原地,以待定罪再行置,但這一次,東廠顯然是覺得孫家的眷們也參與了不,才會一起抓來京城。

兵部尚書黃思任隻是想想,額頭滲出些許冷汗。

他與孫希、孫鼎父子倆隻是幾麵之緣,並沒有太大的,可是十來年前,他們家差點與孫家議親,還是因為老家的母親堅持侄子要先立業再家,這門親事才沒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