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古代言情 穿書打工手札 第12章 第12章

《穿書打工手札》 第12章 第12章

 三人出了侯府,徑自上了牛車。

 來到東門邊,周妙掀開車簾,順著簡青竹的指點,見到了那藥鋪,可那藥鋪門房破舊,門可羅雀,不像是個熱鬧的鋪子。

 杜戚臉上不免又添一層焦急,簡青竹見狀,結結道:“我,我見到的,那,那藥販董旭,是豫州人,會說豫州話。不如,不如我先下車去喚他來。”

 杜戚到底是太醫院的醫政,平日里不拋頭面,如今更要低調行事,他便點了點頭:“勞煩簡姑娘了。”

 簡青竹開車簾下車,回頭又了一眼周妙,周妙想了想,便也跟了上去。

 藥鋪里有個守著藥柜的伙計,見到來人,殷勤招呼道:“二位貴客買藥還是看診?”

 簡青竹四下一,問:“敢問董旭在麼?”

 那伙計挑眉,驚奇道:“董旭?你找他做什麼?”

 “昨日里我見過他,找他問藥。”

 伙計嗤笑一聲:“這位姑娘怕是也被他騙了吧,他可是個怪人,說是販藥,可拿來的藥材都不堪目,全然不能藥。”

 “啊?”簡青竹萬萬沒料到那董旭是個騙子?立刻側眼去看周妙,“周姑娘,我先前并不知曉。”

 周妙卻問:“那人呢,董旭如今在何?”

 伙計擺擺手:“誰知道呢,他前兩天扛著麻袋在東門外轉悠,城里也沒他落腳的地方,聽說是住在城外西邊的丘上。”

 簡青竹忙問:“周姑娘想去尋他?”

 周妙頷首:“既然來了一趟,總得親眼見見。”

Advertisement

 伙計不以為意道:“姑娘找什麼藥啊,這鋪子里也有藥,你要真去找那個怪人,定是白跑一趟。”

 周妙笑了笑,轉便走,簡青竹跟了上去。

 二人回到車中,周妙對杜戚道:“人不在鋪中,得去東門外麗丘尋他?”

 簡青竹張了張,把話又吞了回去。

 杜戚哎了一聲,招呼車夫啟程。三人乘車出了西門,麗丘不遠,步行或許一個時辰,但他們的牛車行了不到半個時辰。

 此麗丘下有一座村落,人不多,但幾經打聽,村中人便說,前些時日是由那麼一個豫州人來過,說話是豫州口音,好像搬到了丘上住著。

 三人只得順著山道往上走,好在麗丘不高,沒走多遠,便見到了丘上坡地有個破破爛爛的茅屋,像是臨時搭建起來的,屋檐上還出好大一個

 頭頂日影緩緩西移,午后的被云層遮掩,丘上的樹蔭下涼。

 可茅屋在樹蔭下,半明半暗。

 簡青竹而卻步,道:“真是這里?”

 杜戚一臉恨鐵不鋼,道:“這人真有藥材?這里哪里像是儲藥的居所?”

 周妙揚聲,問道:“有人在麼?”

 等了好一會兒,才聽茅屋破舊的門扉一響,一個蓬頭垢面的人探出來。

 周妙,簡青竹,杜戚三人齊齊后退了半步。

 “你們是誰?”

 簡青竹定睛一看:“他就是董旭。”

 周妙一聽,又問:“聽說你有十段香,我們想看看?”

Advertisement

 董旭這才正眼瞧了瞧他們,他認出了簡青竹:“是你,那個大夫?”

 “正是,你當日說的十段香能予我們瞧瞧麼?我們急用!”

 董旭連連搖頭:“沒用了,沒用了。”

 杜戚焦急問:“如何沒用?”

 “你們隨我來。”董旭回往茅屋走。

 三人猶豫了片刻,只得跟了進去,不大的茅屋中,擺了好些陶罐,罐了紙張。

 “這北上一路,好多藥材狀都變了,十段香矜貴得很,我昨日開罐一看,全都變了。”

 他提起角落的一個小黑罐,拔去了木罐塞,遞給了簡青竹。

 罐塞一拔,周妙便聞到了空氣中若有似無的香甜氣味,像是棉花糖的味道。

 周妙忍不住探頭去看罐子里的“十段香”,皆不過指甲蓋大小,一小朵又一小朵,像是蘑菇的形狀,可是,更為神奇的是,它們竟在黑黢黢的陶罐里散發著熒

 毒蘑菇?

 郁秋頂聽上去也像是毒蘑菇?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以毒攻毒!

 周妙頓覺自己悟了。

 杜戚卻看得連連唉聲嘆氣:“這確是十段香無疑,但這個狀也不能藥,傘蓋已生了菌,不能藥了,可惜啊可惜!”

 簡青竹眉頭蹙:“這可如何是好!”

 董旭:“你們真需此藥?”

 杜戚頷首:“正是,不過十段香藥需新鮮采摘,需得在一刻之藥,傘蓋萬不能生了菌。”

 “你們等著救人?”

Advertisement

 周妙忙道:“正是!董先生,可還有別的十段香?”

 董旭仔細看了一眼周妙,見臉上的焦急不像作假,便頷首道:“確有一法。十段香,北上之時,我還留藏了一些孢子,若能找到之地,興許還能培植,只是尚需時日。”

 杜戚一聽,眼中發亮道:“董先生可曾聽過屋廡,四方不足六尺,晝夜燃蘊火,填充土壤,靜待溫氣生,如此一來,便能勉力培植十段香。”

 “屋廡豈是尋常人能得?”

 杜戚心里有了主意:“我自有辦法。”宮里的太園在九千歲眼皮子底下自然不能用,固遠侯府倒有空置廊廡,尋著仆從晝夜燒火,大鍋滾水翻騰不歇,廊廡也未曾不可。

 董旭凝眉想了一陣:“既如此,我可以賣予你,但萬不可賤賣。”

 杜戚心頭咯噔一跳,一時有些擔憂:“董先生多肯賣?”

 董旭皺眉想了好一會兒,才似下定決心道:“一,一百兩銀。”

 周妙立刻轉眼去瞧杜戚,見他先是一愣,卻故作為難地皺眉,嘆氣了好一會兒,才道:“好,一百兩銀便是一百兩銀。”

 周妙估計這遠不到杜戚的心理價位。

 董旭這才回取了另一個陶罐過來,走得近了,周妙便聞到了一臭臭的味道。

 “孢子都在罐中,若是盡心,或許真能生出十段香來。”

 杜戚慎而又慎地接過,道謝之后,便往山下走。

 三人回到車中,杜戚便迫不及待地對簡青竹道:“簡姑娘若是方便,今日便搬到府中?一為以防萬一,二來,若真能養出十段香,你我便可一同配藥。”

 由于找到了十段香的緣故,杜戚對簡青竹的印象,顯然有了改觀。

 簡青竹見周妙臉上帶笑,解釋道:“先前在府中,杜大夫便說,為了公子的疾就近看顧,讓我也暫住于府中,如今新得十段香,也好時時看顧。”

 周妙笑道:“那太好了!”這劇終于順利接上了!

 簡青竹地點點頭:“我一直住在酒肆里,也怕誤了常哥哥考學。況且,周姑娘的表兄答應了要幫我在城中尋我二哥。”

 既住在侯府里,找人的法子總比在城中一個人胡轉悠的多。

 “嗯,那是自然。”周妙附和道。

 他們回城以后,兵分兩路,杜戚先將陶罐送回了侯府,而周妙陪著簡青竹去酒肆里取的行囊。

 常牧之臨窗寫字,垂首便見簡青竹和周妙進了酒肆。

 片刻過后,他便聽到了二人上樓進門,以及朦朧的說話聲。

 常牧之執筆寫完最后幾個字,又看一眼,頓覺最后的“之”字寫得不好。

 他嘆了一口氣,將筆放回雕筆洗,再用裁刀將紙張的最后一行裁了去。

 作者有話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