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第十一回 賢惠皇后因病得喜 風流天子為國斷情

《乾隆皇帝——夕照空山》 第十一回 賢惠皇后因病得喜 風流天子為國斷情

小王頭忙道:「有個人,穿得……還抱著個孩子,說原先在府里當差,要給小主子賀百日。沒有禮單,門上人又不認得——」「皇帝還有三門窮親戚呢!」傅恆沉了臉,「也不問問清楚,就把人擋在外頭!快請進來!」小王頭喏喏連聲答應著退了出去,一時便帶著個婦人進來,年紀不大,只在二十歲出頭,背上用氈包裹著個睡的孩子,左臂?著竹籃子,一步一走來,一藍靛市布棉袍,大襟洗得發白,袖子上還綴著補丁,雖然寒酸些,通上下都漿洗得乾乾淨淨。傅恆盯著走近,忽然認了出來,說道:「這不是芳卿麼?西山那麼遠,你就這麼走來了!」便命小廝:「快接過籃子!」又對敦敏、敦誠說道:「你們來我這裡借《石頭記》稿本看。日日誇說曹雪芹——這位就是雪芹先生的夫人,和我家子極的,也來給小兒添福來了——可嘆這些家奴狗眼看人低,才兩三年,就都不認識了。」

敦敏、敦誠都是一怔,不一眼:他們一向以為曹雪芹是位前輩老先生。曹家縱然不是富甲一方,也必定是個小康之家,萬沒料到家境竟如此貧寒。敦誠略一思量,竟上前給芳卿打了個千兒,說道:「給嫂夫人請安!」敦敏也隨著行禮,問道:「雪芹先生近來可好?他老人家現在北京麼?」

Advertisement

芳卿在門口了小廝的氣,進來時心裡還含悲帶氣,見這兩個羅纏綾裹的貴公子哥兒竟向自己打千兒問安,臉一下子變得有些蒼白,側轉子避他們的禮,艱難地膝回萬福兒,說道:「二位爺的禮斷不敢當的。不曉得二位爺諱,和我們曹爺怎麼稱呼?」傅恆笑道:「這是正宗兒的兩位金枝玉葉,太祖跟前英親王的五世嫡孫,著黃帶子的宗室阿哥!如今都在宗學里讀書,一有空就跑怡親王府,再不然就是我這裡,尋覓雪芹的書稿詩詞。是雪芹的『忠實走狗』啦!」敦敏聽著只是笑,敦誠卻道:「既是佩服得五投地,落個『忠實走狗』又何妨呢?今兒既見著夫人,那就是和先生有緣——我們是破落宗室,您甭信傅六爺扯淡!嫂夫人松泛松泛,來,公子讓我抱著,可?」「怎麼好生爺!」芳卿背著兒子走了幾十里雪路,已是累了的人,眼見這兩個人對自己丈夫敬若神明,一臉的誠摯,猶豫了一下,把孩子遞給了敦誠,不好意思地說道:「改日請二位爺到舍下盤桓,外子必定十分歡喜的!」又對傅恆道:「我家形六爺沒有不知道的,拿不出像樣兒的禮。我給小爺做了一百衲襖,一雙虎頭鞋,蒸了幾塊蓮年糕(連年高)芝麻開花餅。送給老爺和太太的都是一雙沖呢平布鞋。千里鵝,不過表個心意罷了。」

Advertisement

傅恆笑著連連點頭:「我得進朝辦事去了,你吃了喜酒,還有點回禮帶上——小王頭,給芳卿的回禮加一倍,聽著了?」

「喳!」

「我忙,夫人每日閑著沒事,芳卿不要拘泥,常回來走。」傅恆挪腳步走著,向芳卿又一笑,「有道是三年不上門,是親也不親麼!」

「是……」芳卿鞠躬輕輕聲答應,傅恆已是去了。

此時來客越來越多,席棚下、廊下、前堂中堂到都是桌子,到都是嗡嗡的人聲。後堂院里三班吹鼓手,比賽似的一班比一班吹打得神,喇叭笙篁聲聒耳,夾雜著集的竹聲,一撥又一撥的誥命婦人,嘻嘻哈哈的說笑聲,整個府第喜氣一片。芳卿待了籃子里的禮品,對小王頭說了幾句什麼,踅回來,見敦敏、敦誠抱著兒子一個哄一個逗,還在等自己,倒覺不好意思,笑著要過兒子,逗著說:「大青,『叔叔好』!」

「叔叔好!」大青只有兩歲,氈包兒裹著,腦門上留著「一片青」,虎靈靈閃著兩隻黑豆眼,又一聲:「叔叔好!」得敦敏、敦誠渾快活,呵呵大笑,芳卿說道:「我們爺忙生活,給人家畫畫兒,家裡沒人照應他。我不在這府里停留了,府上客人多,見了太太也未必有空兒說話。謝二位爺,你們只管進去吃喜酒——我家住在西山老槐樹屯,爺們有空只管來!」說著,小王頭已經過來,手裡拿著一塊紅綾,一卷子靛青細布,上頭放著五兩一錠銀餅,笑嘻嘻對芳卿道:「芳姑娘,這是太太給您的回禮,這尺頭也有兩丈,還有這布都是貢的。銀子太太吩咐給您加倍,你瞧這,九九八的臺州紋銀呢!——別為方才那點子事和他們小人過不去,就是我們老爺那話,您常來走,什麼都有了。」芳卿強笑著接了,說道,「替我謝謝老爺太太。等府里稍閑一點,我和我們爺一齊登門來謝。」小王頭自笑著去了。

Advertisement

敦敏見芳卿轉要走,忙道:「嫂夫人,既是不嫌棄我們兄弟,何必日後再去拜訪?擇日不如撞日,今兒我們就想見曹先生——他這筵宴有什麼稀罕的?我們坐的馱轎來,請你和小公子乘上回去,我們兩個騎馬陪著你,沖雪訪友也是一大快事!」

「那好!」芳卿略一思量,爽快地答應了,「我們爺的朋友都是這個樣!有馱轎坐,這小把戲也不至太累我了。」

不一會兒,敦誠已從東院借了兩匹馬出來,兄弟倆將芳卿架上馱轎,向西山而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