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懸疑推理 心理罪:城市之光 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

《心理罪:城市之光》 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

齊媛猶豫了一會兒,緩緩地搖搖頭。

「不會了。我再也不相信別人了……我家經濟條件不好,救了,都要傾家產了……」

然而,這一切依舊沒有終結。這份判決書帶來的社會效應正在向越來越壞的方向發展。連日來,C市先後出現兩起老人倒地無人救助的悲劇。其中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公園散步時,突然因心臟病發而昏厥。圍觀群眾多達上百人,無一人上前出援手,也無人撥打急救電話。老人在冰冷的地面上躺了足足四個小時后,慢慢地死去。圍觀群眾訪時,直言不諱地說了之所以選擇漠視,是怕遭到訛詐。

「不幫他,我對不起自己的良心;幫了他,法律對不起我!」一位訪的中年男子如是說。

這份判決書,徹底摧毀了民眾對他人僅存的一點善意。

看完全部資料,方木反而沉默下來。楊學武抱著肩膀等了一會兒,見他不開口,忍不住問道:「你覺得是他麼?」

方木沉思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我有個疑問。」楊學武指指顯示,一臉無辜的胡老太面對鏡頭攤開雙手,似乎在辯解著什麼,「你不覺得這老太太更可恨麼,為什麼兇手不選擇?」

方木搖搖頭:「事發展到現在,況依舊起了變化。當前公眾的焦點在那個判決書上,而不是訛人的老太太。」

不管怎樣,被救者發咬一口畢竟只是個案。然而,當代表司法權威的判決書默許了這種訛詐,其負面社會效應就遠遠超過了訛詐案本。試想,如果法律都不能匡扶正義,那民眾還能指什麼?

此外,從方木對兇手的心理分析來看,他是「不屑於」將婦和老當做殺害目標的。一個年近七旬的老婦和一個代表公權力的法,顯然殺害後者更能滿足他的心理需要,也能顯示出他超常的犯罪能力。而且,兇手在網上公開投票帖,也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方木的預測。即,他將不斷提高犯罪的公開和手段的,進一步擴大犯罪的影響力。他變得越來越狡猾、強大,在他的心,自我認可和評價的程度已經上升了一個層次。

Advertisement

比如,他將自己命名為「城市之」。

城市之,這部給卓別林帶來巨大聲譽的電影,在兇手看來,顯然有其他的含義。也許在他的想像中,已經把自己當做一縷強。它刺破籠罩在城市上空的層層霾,直抵每一個求公平的人的心深

殺戮,即懲罰,即正義。

「你們來看。」正在全神貫注盯著電腦屏幕的小突然開口,「媽的這投票帖傳播的太快了。」

方木和楊學武同時撲到電腦前:「什麼?」

半是無奈半是惱怒地說道:「我們想到的,市民也想到了。」

在線論壇的首頁上,除了那個依舊顯眼的投票帖之外,還有幾個網友發表的帖子。從容上來看,已經有網民懷疑這個「城市之」就是前段時間連殺三名「惡人」的兇手。這些網帖都得到大量點擊和回復,甚至不乏讚、鼓勵之詞。

方木當即建議,請示上級領導,通知「C市信息港」網站的相關負責人刪除投票帖。以來可以制止事態進一步擴大,防止煽民眾的暴戾緒;二來,方木認為「城市之」的意圖是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如果一個網帖僅僅存在了十幾個小時就被刪除,肯定不會滿足他的心理需要。他一定會再找機會上網發帖。使用的電子設備越頻繁地接互聯網,被網監部門鎖定的機會就越多。

一個小時后,投票帖被刪除。針對「城市之」的評論及回復也被刪除。小問方木要不要把「城市之」的ID註銷方木想了想,搖頭說不。

這是一招險棋,因為警方僅僅刪除網站,卻保留ID的話,引蛇出的意圖就十分明顯了。現有證據顯示,這個「城市之」是個當晚剛剛註冊的新用戶,並且發了投票帖之後立刻下線。如果「城市之」再次發帖,就證明他並不是僅為嘩眾取寵的普通網民。而且,他有足夠的把握讓警方無法追蹤到他的理位置。

Advertisement

那就可以肯定,「城市之」就是警方一直在尋找的連環殺人兇手。

警方在冒險,「城市之」也在冒險。

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

在網監部門的安排下,小帶領兩名網警對「城市之」使用的電子設備進行二十四小時監控。一旦發現它接互聯網,立刻鎖定它的位置。同時,警方也再次領略到互聯網傳播速度的可怕之

僅僅一個上午,全國多家網站都出現了網友自發轉載的相關信息,其中還有「全國公投決定法生死,主辦者疑似連環殺人兇手」這樣指向極強的題目。省廳過問此事後,立即聯繫多省市的網監部門,請求協同作戰,避免消息進一步擴散。然而,被傳播至微博、網站及在線論壇的「殺人投票」依舊多如牛

「城市之」已經在全國範圍掀起了一場不小的風波。

就在專案組忙於搜索、查看各種網上信息的時候,第三天上午10點47分,被監控的電子設備突然又接互聯網。「城市之」登陸「C市信息港」的在線論壇后,又發了一條一模一樣的投票帖。1分11秒之後,「城市之」下線,其使用的電子設備也與互聯網斷開連接。不過,小等人已經迅速鎖定了他的位置。專案組立刻調集警力前往他發帖的地點——C市圖書館。

C市圖書館是一棟三層建築,連同院落,總佔地面積近6500平方米。楊學武等人看著圖書館里進進出出的讀者,不心灰意冷。儘管認為「城市之」已經不可能繼續留在原地,楊學武等人還是耐著子對整棟樓進行了搜查,沒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一名警察拿出自己的智能手機進行測試,結果發現無線網絡信號是足以覆蓋至圖書館牆外。他完全可以不留痕跡地上網發帖,然後從容離開。

Advertisement

警方不得不承認,實際上,「城市之」在牽著警方的鼻子走,在這種形勢下,圍捕本不會有任何效果。

方木也對這種應對措施不抱任何希。「城市之」既然敢公開下手目標和殺人意圖,就有十足的把握不被警方追蹤到。不過,這種自信和狂妄也給警方提供了一個機會。至,現在已經知道了兇手的下一個目標人

幾個小時候,「城市之」新發帖的投票帖就已經有幾千人參與,從結果來看,選擇「3」的網友仍然佔九以上。同時,轉載和評論帖也在網絡上迅速蔓延開來。有好事者甚至將任川法的照片、家庭住址、手機號碼和畢業院校都在了網上。

方木看看投票帖里不斷增加的參與人數,苦笑了一下,轉對楊學武說:「見見這個法吧。」

楊學武同樣一臉凝重:「你的意思是?」

「對,把他保護起來。」方木頓了一下,「說句不好聽的,他也是個餌。」

雖然目前對「城市之」的下手時間還不能確定,不過,從他的作案習慣來看,他事先一定要對任川法的背景資料和行蹤調查得一清二楚。「城市之」肯定已經預測到警方會對任川進行保護。儘管己方在明,對手在暗,但是,他既然已經公開了自己的意圖,就絕對不會輕易放棄。如果圍繞任川展開調查,也許就會留下蛛馬跡。

正說著話,楊學武的手機突然響起了。他拿起電話說了幾句之後,站了起來。

「不用去找任川了。」楊學武指指門外,「他已經來了。」

推開五樓會議室的門,方木暗自吃了一驚。幾乎所有專案組的員都來了,大家或坐在椅子上,或靠桌而立。長條會議桌的另一側,孤零零的坐著一個人,正是任川法

分局長見方木和楊學武進來,揮揮手,示意把門關好。

走廊里的嘈雜聲被隔絕在門外,會議室里一下子靜的出奇。不知為什麼,大家都選擇和任川相對的位置,並且一言不發。從那些或疑,或厭惡的眼神中,方木已經猜出個中端倪,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一個人坐在一起。

這樣的氣氛中,任川顯得坐立不安。看得出,這是一個很注重個人形象的傢伙。紋的偏分髮型,質地考究的深西裝,一塵不染的黑皮鞋。只不過,他的神和這標準的公務員打扮不符,目,臉蒼白,冷汗涔涔。

大家都不說話,知識默默地看著這個已經被「城市之」和C市市民宣判了死刑的人。的確,就連方木也不知該對他說些什麼。任川的所作所為,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勸和開解都是毫無意義的,相信不止一個人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樣的人,著實該死。

在這樣的注視下,任川更加局促。他不停地在專案組員的臉上來回晙視著,每次目后,都忙不迭地低下頭。

分局長也覺的尷尬,清清嗓子之後,指著他說了一句:「這位是任川法。」

大家還來不及作出回應,任川就像被火燎了似的跳起來,一躬到底,額頭幾乎都到了桌面。

「給大家添麻煩了。」

有人竊笑起來,氣氛也稍稍緩和。分局長頗沉得住氣,慢條斯理地點燃一煙,開口問道:「為什麼來找我們?」

任川掏出一包紙巾,額頭上不停向下滾落的汗珠,略定定神,結結地說起來。

齊媛案宣判以來,任川就面臨著巨大的力。判決書千夫所指,連篇累牘地報道。這些都給他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宣判當天,他的車窗就被人砸壞了。之後,他的辦公電話和手機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大量的擾及辱罵電話。法院領導曾建議他暫停工作,任川拒絕了。一來,他不想讓公眾覺得他為了這個判決到心虛;二來,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公眾會慢慢的單位這一事

當投票帖第一次出現在網絡上的時候,任川覺得這是個別網民的嘩眾取寵,並沒有放在心上。然而,當各大網站和在線論壇、微博對投票帖開始瘋狂轉載時,他到了一擔憂。尤其是他得知,近九網民投票選擇讓他去死的時候,他開始害怕了。投票帖第二次出現后,任川的同事私下告訴他,警方已經對投票帖開始關注,並且第一時間前往「城市之」發帖的地點展開抓捕。這說明,投票帖絕不是一起惡作劇。而且,任川在網絡上對「城市之」的種種評論和猜測中,已經意識到這個人很可能就是前段時間連殺三人的兇手。他徹底慌了神,考慮再三后,決定向警方求助。

「現在,大家看看我的眼神……」任川勉強出了一個笑容,「就像看著一個死人一樣。」

說罷,他充滿希地看著大家,似乎想聽到的「別那麼想」、「沒那麼嚴重」之類的話。然而,沒有人開口,大家依舊默默地盯著他。

這意味著,即使在警方眼裏,任川也已經是一個至「死」了一多半的人了。

他的笑容隨即消失,整個人也微微地抖起來。

分局長把煙頭摁滅,沉了一下,開口問道:「我們能幫你什麼?」

任川打起神,試探地問道:「我能不能知道你們的偵破進展?」

「那不可能。」分局長乾脆利落地拒絕。

「那……?那個人的基本特徵呢?」任川還不死心,「他長得什麼樣?或者……」

有人笑起來,隨即毫不客氣地打斷他:「如果我們知道他長什麼樣,早就抓住他了。」

任川有些失控了,大聲追問道:「如果你們什麼都不知道,怎麼保護我?我怎麼辦?」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