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軍事歷史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二百零一、二百零二章 豐段又要搞事了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二百零一、二百零二章 豐段又要搞事了

「來人,速去將李子明請來。」

思索了半天,他最終還是決定喚李然前來商議。

「李子明?」

「此事找他商議又有何用?他能出得什麼主意來?」

鬷蔑好歹也是個下大夫,而李然不過是一介行人,難不李然還能提出比他鬷蔑更有方法?

「子明素來多智,他前來商議總歸沒錯的。」

子產對鬷蔑的細微反應並無關注,只示意僕人趕快去請李然。

不多時,李然即至。

而子產見得李然來了,也不多禮,趕將其前因後果是與他分說了一遍。

要說起這鄉校集會,李然自是不陌生的。畢竟,他當年「人生的第一桶金」就是在魯國的鄉校集會上挖出來的。

所謂的鄉校集會,原本只是給眾多學子一個能夠進行辯理流的場所。同時,也為眾學子是提供一個可以邁向更高階層的臺階。

可是,沒想到,當抨擊朝政為一種流的時候。鄉校集會便也會為一場吐槽大會。

Advertisement

「即便如此,然以為,也堅決不能關閉鄉校集會!」

李然亦是甚為堅定的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但是……子明可也聽聞了最近有關新政的傳聞?」

「如今眾人就著這一場所之便利,都在那裡抨擊時政!所造的影響也已是十分的惡劣!」

「若不將其關停,此事必然不利啊。屆時於我們而言,只會是得不償失啊!」

鬷蔑的態度也十分的堅決,在他看來,關停鄉校集會乃是目前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畢竟家是絕不能親自下場,去和這些人較真的。為今之計,只有關停鄉校,才能阻止流言的進一步發酵。

「得不償失?難不在然明大夫的眼中,鄉校集會所起到的影響便只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大夫可知,既為君子,心中便該有家有國,心懷正義而利天下!何謂利天下?以百姓之心為心,可謂大利!如今子產大夫推行新政,-乃是於民得實惠的好事。卻為何要將此等的善事反做臭事呢?」

Advertisement

李然順便給他糾正了一下究竟何謂「利益得失」。

是的,以一種不正確的方式,去推行一件原本是名正言順的事。這種做法的結果,往往也會是適得其反的。

「所以,為什麼要關停鄉校集會呢?無論是貴胄,亦或是國人,他們既然是匯聚在一起,在那裡侃侃而談,針砭時弊。這對於整個國家而言,難道不是好事?難不非要到最後演變『國家存亡,國人無責』,到那時,大夫才覺得這是好事?」

「更何況,大夫難道是忘了當年『周厲王路人以目』之故事?」

這裡稍微解釋一下,所謂「路人以目」,是指的周厲王時期,也同樣是為了強推新政,以致於遭到國人毀謗,周厲王為了打輿論,曾嚴令止路人互相攀談流。所以,當時的人們走在路上,便只能是以目流。這就是所謂的「路人以目」。

Advertisement

這或許是華夏歷史上,最早的「輿論控制」。不過,到頭來,周厲王自己,也為此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所以,既然是有利於國家,有利於百姓的,能夠獲得他們的認可,我們便繼續推行。若真是不利於國家,不利於百姓的,我們便積極去改正就是了。參與鄉校集會的這些人,無論是什麼樣的人,都能夠為我們的老師,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去關停它呢?」

是的,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只有當它是「虛懷若谷」的時候,這個國家才可能有生機,有朝氣,有活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