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9章 鮫人和二十萬里高的樹
在島上休整了幾日,也補充了損耗的補給,丹鶴道人帶著一個禍斗送的寓意飛升仙的金銀瓶離開了。
只是在再度出發前往南海的時候,他發現竟然有船和他們走的是一個航向。
從這十島之地前往南海之地,前些年是沒有什麼人走的,但是如今走的人卻不。
丹鶴道人站在船上,著另外幾條船。
一旁的弟子打聽過了,立刻回來稟告。
「真人,那些船是去南海的,但是和我們不一樣,是去瞿陀尼國。」
「瞿陀尼國?」
丹鶴道人聽聞過此國,據說在九州的西南邊,只是那地方要穿過整個西域才能到。
丹鶴道人又問:「船是誰的?」 ;
弟子立刻回答:「是佛門的船,船上還有一名迴寺的二代弟子。」
丹鶴道人一驚:「迴寺?」
弟子點了點頭:「這幾年有不去南海的船都是繞道去瞿陀尼國,賺得不銀錢,聽聞迴寺也已經派了不弟子去,不知道是作甚。」
丹鶴道人卻想明白了:「怪不得有和尚來這十島上修佛塔,佛門從這裡出海去瞿陀尼國啊!」
「這佛門是要在那瞿陀尼國傳道,將迴從神州大地,帶到那瞿陀尼國里去。」
在丹鶴道人看來,這是佛門覺得在九州之難以爭得過道門,於是想要去那「域外蠻荒」之地另闢蹊徑。
只是那什麼瞿陀尼國,在此時此刻的丹鶴道人看來就和那北境的不之地沒有什麼區別,哪裡能夠和煌煌九州相比。
;
因此對於佛門此舉,他是有些不屑一顧的。
說話間。
那船上也有幾名和尚走了出來,似乎也知道丹鶴道人在船上,也注意到了丹鶴道人正在看著他們。
隔著海面,那和尚雙手合掌,丹鶴道人一隻手把著拂塵,也出另一隻手豎起來回了個禮。
雖然有些巧合,但是丹鶴道人也忍不住嘆。
他這道門的真人想著去海外尋建木仙的想法,而佛門也想到了去海外另闢蹊徑探索那迴之路。
算不上是殊途同歸,但是也能夠說是全部都在尋求著能夠突破現狀的計策。
二者的船隊開始還是同行,後來便逐漸看不見對方了。
畢竟,一個是沿著大陸去瞿陀尼國,而另一個的目的卻是深南海深的某個地方,尋找那傳說之中連接天地人神的神木。;
去瞿陀尼國的航路至昔日便有人走通過,近來隨著這條航路走的船越來越多,已經算不上有什麼風險。
但是去南海深去尋,卻要危險得多。
誰也不知道那茫茫大海冥淵之上,又是什麼景,又會遇到些什麼。
隨著越是深南海,雖然靠著牽星沒有迷失方向,可是周圍的可供辨識的島礁卻越來越。
有的時候航行多日,海面之上什麼也看不到,就好似在原地徘徊。
這種覺令人惶恐,尤其是他們在深一個前所未知,也不屬於凡人的地界。
但是隨後出現的靜,卻打破了這種一不變的「原地徘徊」。
一日正午。
道人正帶著眾弟子誦經,外面卻傳來了喧譁聲。;
道人讓弟子去看,弟子很快便跑了進來,對著其說道。
「真人快看,海上有東西出現了。」
丹鶴道人立刻跑到了船尾,立刻看到遠出現了如同山脊一般的東西。
那東西如同山巒一般起伏涌,只不過尋常的山巒起伏只是覺,而這東西卻真的在。
而仔細看,更能發現山巒之上金陣陣,且不斷變幻,分明是噌亮的鱗甲在閃爍。
雖然不見首尾,但是丹鶴道人一瞬間便大致知道了這是什麼東西。
「真龍。」
只是相比於江里的龍,這海里的龍也實在是大得太多。
此時此刻,那艘在波浪之中顛簸起伏的船,還有船上如同米粒一般的人。
和這蹈海的龍,以及無邊無際的汪洋襯在一起。;
形了一幅層層遞進的畫卷。
神龍不僅僅沒看到首尾,很快也便消失在海面之上,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
接下來,在一個星辰漫天的月夜,船上的眾人卻突然看到天空亮起,一個個驟然驚醒。
抬起頭去,便看到霞滿天。
遠的芒從星辰雲海之上灑落在海面,天上地下都變了一片艷彩。
而隨著那艷彩霞越來越近,低空飛過船隊的頭頂之上。
眾人這才看到,那是一隻拖著長長羽尾的神鳥。
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虎背,燕頷喙,五備舉。
「凰!」
披著道袍連鞋履都沒有穿便跑出來的丹鶴道人舉目仰,似乎想要看清楚那凰的羽之上的細節,但是卻又被那照耀得睜不開眼睛。;
那凰飛過頭頂,丹鶴道人便立刻追了過去。
然後指著那凰飛的方向,大聲喊道。
「快,跟著那凰。」
「定然不會錯。」
丹鶴道人覺得,這凰要去的方向,定然也是他要找的地方。
只是可惜那凰很快便化為一團點,消失在了月夜之中,只留下了一個大致的方位。
而隨著接著前進,他們遇到了海上的狂風巨浪。
那海上的氣流狂風伴隨著驟雨和雷霆,一捲進去就陷了昏天暗地之中,所有人面對這天地之力嚇得瑟瑟發抖。
在他們看來,這一次他們是要隨船葬於海底,埋於那魚腹之中了。
而這個時候,黑暗之中他們看到了一座山。;
「那邊有座山。」
「看見沒有?」
「什麼?」
「山?」
眾人定睛一看,不遠竟然真的有一座大山,紛紛陷狂喜之中。
「快快快,靠過去。」
但是隨著他們靠近那座山,他們發現那座山竟然會跑。
這下所有人都明白,那本就不是什麼山,而是一個會移的活。
他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只是明白若是想要出去,就必須跟著那巨一起。
「快!」
「跟著一起,跟著它一起出去。」
突破狂風巨浪和暴雨,重新出現在了日之下,他們才看到那東西是什麼。;
那是一頭自就如同一座島嶼背著一「巨碑」的神,碑上還有著巨大的東西嘩啦啦地轉。
他們的船和那神比起來,就好像是泰山與泰山石一般。
穿過那擎天巨之下,他們向著南方的某而去。
而那神。
卻依舊追逐著那狂風巨浪,逐漸遠去。
路上他們看到的各種神異之事越來越多,這讓他們明白,他們的確是在不斷深那蒼茫大海之中,而不是在原地徘徊。
這也讓丹鶴道人十分歡喜,認定自己是走在正確的路上。
他認為這風浪越大,越是說明他們接近了天地的「邊界」。
不過接下來詭異的事卻出現了。
前面再也沒有任何風浪了;
風平浪靜得,就好像有人在這裡施了定風咒一般。
但是他們也同樣在海上漂著,不知道往何去。也同樣不可能再回返。
隨著船上的補給耗盡,到了糧盡水絕的地步。
深夜裡。
海上又一次有了奇異的,不過這一次不是從天而上來,而是那水底下傳來了芒。
海水變得異常清澈明,仿佛能夠直接看到海底一般。
更令人驚奇的是。
著的海水之中有著一群群面容姣好,著華裳的「人」游過。
丹鶴道人看著其中一「人」,那子穿著在水裡顯得越發飄然灑的仙,袍隨著水流波的時候就好像是魚兒的魚鰭一般。
懷中抱著一個玉瓶,修長的脖頸之上還有著鱗片一樣的紋路。;
而最吸引人目的是對方後那修長無比的魚尾,甩著推著其在海底往前游著。
「鮫人!」
——
丹鶴道人一行人最後被鮫人所救,也是鮫人將他們安置在了附近的一座島之上。
島並不是說這島嶼形狀像,而是這島嶼是真的建在一隻妖的上。
島之上也有花草樹木,看上去和一座真的島嶼沒有太大差別。
丹鶴道人走過那樹木之間,來到了島嶼的邊緣。
便看到那老回過頭來看著他,然後開口和他說話。
幾日下來。
丹鶴道人已經和這妖很稔了。
想到清晨之時那些鮫人送了吃食過來,然而卻看著他們一言不發。;
他忍不住問道:「那些鮫人為何不和我等說話,貧道和眾弟子還想謝他們救命之恩,然而他們只是看著我們一言不發。」
「莫非,是我們有何做得不周到之?」
「亦或者這鮫人一族的習俗和神州大地之上不同,道友可否告知於貧道?」
然而,老卻告訴他,
「鮫人是不會說話的。」
道人:「為何,難道他們互相之間也不開口說話麼?」
老說:「他們互相之間也不需要說話,仿佛哪怕相隔數十里也能夠通曉對方的心意。」
道人便明白了妖與鬼神也大多有著這種能力,只是道人看那鮫人的時候,忍不住將他們和人對等了。
因為他們既不像鬼神那般是魂魄之,也不像妖那般完全沒有人形。;
道人嘆:「原來如此,想必仙人之間說話也是無須開口的,只是面對凡人的時候,才需要這般說話吧!」
原來需要開口才能說話的這種道人看起來很正常的事,只是作為凡人才需要的。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一容一在一一看!
提起了仙人,老也便開口說道。
「鮫人一族他們是上古族,據說上有著仙人之,至和仙人有著千萬縷的關係,所以才生來有著種種神通。」
「連那黃河的河伯馮夷,聽聞也是他們的同族。」
道人:「仙人的脈?」
說到這裡,道人便回想起了那些鮫人一族的模樣和言行舉止。
這些鮫人一個個看上去格外地冷淡,如同一塊冰石一般,互相之間從不開口說話,好像千上百個鮫人都是一個整一般。;
他心中暗道,莫非仙人也是如此?
道人心想,若是他往後做了仙人,不再需要吃飯喝水,甚至有可能斷絕了七六慾,最後連說話也都不再需要了。
不知為何,又覺有一寂寥,心底也忍不住生出一寒意。
不過,如果換一種說法。
長生不死久坐雲端,餐風飲不再需要食人間五穀。
不再人間慾之苦,閉著眼睛一念之間便可知曉三山五嶽之事。
想一想。
頓時又覺那仙人的姿態當真是玄妙無比,已然是超然於外之上的境界了,令人嚮往。
老也問道人:「道友千里迢迢從神州大地趕來此,到底是為何呢?」
道人直接說道:「為尋建木而來。」;
老明白了:「哦,你是想要藉助那建木登天啊,那你算是來對了地方!」
道人聽完明白了老的意思,大喜問道:「你知道建木在何?」
老慢吞吞地說道:「知道,不久之後我也要趕去那建木所在之地。」
道人小心翼翼地問:「那道友可否帶著我一同前去?」
老哈哈大笑了起來:「可是可以,但是你想要通過那建木登上九天,那你怕是想多了。」